房市如遭遇重大政策改變,往往牽一髮動全身,影響每個交易環節。央行於今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對特定族群貸款最高成數大幅降低,加上近期銀行不動產放款已接近滿水位,皆讓不少原有買房計畫的民眾面臨「貸不到」的窘境。
專門提供房屋履約保證服務的安新建經觀察發現,當前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加上媒體報導可能有第八波管制,讓買方觀望情緒升高,造成今年第二季的市場行情特殊。從內政部交易平台數據也顯示,在今年第二季悔買、悔賣糾紛案件數量與往年最常見的漏水糾紛竟不相上下,顯示市場糾紛態樣正在改變。
限貸衝擊 買賣雙方風險增
安新建經客戶服務部執行經理謝宗興指出,受到去年7月修訂平均地權條例影響預售屋、6月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讓投資客退場、今年3月銀行升息、第六波信用管制擴及八個縣市,二房貸款成數降至六成,以及第七波信用管制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房貸成數再降至五成等,「政府一連串管制措施影響,讓銀行的估價趨於保守,買方估出來的價格跟成交價會有一定的落差,貸款成數就變相減少。買方若無法補足不足的貸款,就會違約。」

一旦發生違約,後果不容小覷。謝宗興提醒:「買方不僅面臨斡旋金被沒收,還可能已付價款遭沒收及支付仲介服務報酬,甚至捲入冗長的法律訴訟。」即使買方願意補足價金,因銀行撥款時程不定,也可能產生遲延;若賣方不願等待,買方就必須面對賠償違約責任的風險。
為避免此類糾紛,面對當前房市環境,謝宗興建議民眾在購屋時應更謹慎評估。首先要確實評估自身財力及未來還款能力,並在決定買房前先向銀行諮詢初估可貸金額。其次,不要輕忽物件本身與周遭環境是否符合需求的評估,畢竟房屋是一筆重大投資。
在決策過程中,與家人的溝通也相當重要。謝宗興特別提醒,由於房屋交易往往涉及配偶、父母或子女的共同生活,事前一定要取得家人的共識,以免造成日後的糾紛。
在簽約環節,謝宗興強調三個關鍵步驟:首先要審慎閱讀不動產說明書,接著仔細審視買賣契約內容,特別注意特約條款是否對買方不利。最重要的是,若需要貸款,一定要在特約事項中明確約定「若貸款不足特定金額或成數時,買賣雙方合意契約不生效力」,為自己的權益預做保障,以免日後發生違約糾紛。
專業把關 安新建經為您守護交易安全
由此可知,面對當前市場挑戰,第三方履約保證的角色更顯重要。安新建經作為專業的履約保證機構,十年來專注於不動產買賣履約保證服務,在嚴謹的內控制度與風險控管機制下,協助買賣雙方安心完成交易。
安新建經履保服務部經理楊家怡表示:「在目前房市政策環境下,買方的銀行貸款條件和審核期都會拉長,透過履約保證機制,買方可以先把買賣價金存到履保專戶,當交易有遲延或糾紛時,安新就會介入協助。」履約保證服務不只確保專戶價款不會被賣方任意動用,反之,對於賣方來說,若買方悔買,賣方亦可透過程序主張沒收專戶款項。

除此之外,為確保服務品質,安新建經特別透過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把關,並因應會計師提出的建議制定出一系列內部控管SOP流程,每年接受謹慎查核,並主動提供查核報告給信託銀行,這樣全方位的風險控管機制,讓安新建經為不動產交易安全把關,使民眾更能安心將託付履約保證交給我們服務。
除了基本的價金保管,安新也提供糾紛協調和法律諮詢等加值服務,「當買賣過程中出現如漏水等糾紛,我們就會主動介入協調,減少衝突,避免進入訴訟程序,務求讓案件能順利完成。確保賣方收到款項,買方取得產權,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使命。」楊家怡說。 (相關報導: 房產過戶給子女,少做1動作竟痛失千萬!專家揭「房屋最強防盜鎖」 | 更多文章 )
當前房市正面臨政策趨嚴、銀行態度保守的多重挑戰,房屋買賣更需要專業機制的把關。安新建經以第三方履約保證的角色,十年來已累積承作約15萬件履保案件,服務超過30萬名買賣雙方客戶,也見證了無數民眾圓滿完成購屋夢想的時刻,未來安新建經也將持續透過專業與信任,在不動產市場成為堅不可摧的交易安全領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