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突然指責反對黨是「親朝勢力」,企圖「癱瘓政府」、「顛覆憲政秩序」,因此決定宣布國家進入緊急戒嚴狀態。大韓民國(南韓)的戒嚴法源規定在《韓國憲法》第77條,該條第1項指出「遭遇戰爭、事變或類似國家緊急狀態,需要動用兵力應付軍事需要或維護公共秩序時,總統可依法宣佈戒嚴」,但該條第5項也規定「由半數以上本屆國會議員通過要求解除戒嚴時,總統應解除戒嚴」。
尹錫悅的宣布戒嚴震動南韓社會,國際媒體也紛紛發出快訊加以報導。韓媒《朝鮮日報》指出,總統確實可以在國家遭遇緊急狀態時宣布戒嚴,宣布緊急戒嚴後,總統可依法對有關法令制度、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政府或法院許可權,採取特別措施(《韓國憲法》第77條第3項)。
戒嚴的憲法法源—《大韓民國憲法》第77條
第一項、遭遇戰爭、事變或類似國家緊急狀態,需要動用兵力以應付軍事需要或維護公共秩序時,總統可依法宣佈戒嚴。第二項、戒嚴分為緊急戒嚴和警備戒嚴。第三項、宣佈緊急戒嚴時,依法對有關法令制度、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政府或法院許可權,採取特別措施。第四項、宣佈戒嚴時,總統應立刻通知國會。第五項、由半數以上國會議員通過要求解除戒嚴時,總統應解除戒嚴。
換句話說,為了讓政府能夠不受憲政秩序的限制,以最大空間應付國家的緊急狀態,憲法上的自由與人權都可能因為戒嚴,受到程度不同的限縮甚至侵害。因此《韓國憲法》第77條第4項規定「宣佈戒嚴時,總統應立刻通知國會」、該條第5項澤規定「由半數以上國會議員通過要求解除戒嚴時,總統應解除戒嚴」。
由於在野的共同民主黨在南韓國會的300席中占據過半席次,若尹錫悅按照憲法規定處理戒嚴,他的戒嚴令根本無法通過國會這關。但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擔心,尹錫悅可能下令逮捕國會議員,緊急號召民眾前往國會抗議。
2024年12月3日,南韓總統尹錫悅深夜突然宣布戒嚴。(美聯社)
《朝鮮日報》指出,大韓民國在1948年成立後(即「第一共和國」),總共宣佈過16次戒嚴,其中緊急戒嚴12次,尹錫悅總統3日晚間宣布的正是「緊急戒嚴」。韓國最近的一次緊急戒嚴與朴正熙總統遭到暗殺有關,1979年10月26日,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遭到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暗殺身亡後,由崔圭夏總理代理總統職務,並且宣布10月27日凌晨4時起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施戒嚴,以免朝鮮人民軍趁機南侵,戒嚴期間各政府機關、重要團體和新聞機構都要受到軍事管制,並且禁止國會以外的任何政治活動與罷工遊行、同時實行宵禁。
(相關報導:
尹錫悅認輸!南韓總統被迫宣布「解除戒嚴」,最大在野黨要他「立刻下台、否則發動彈劾」
|
更多文章
)
尹錫悅這次宣布戒嚴後,隨即任命韓國陸軍參謀長朴安洙擔任戒嚴司令,朴安洙3日深夜11時發布戒嚴令第一號,禁止一切政治活動,包括國會、地方議會、政黨、政治集會和示威活動;禁止任何否認或企圖推翻自由民主制度的行為,禁止假新聞、操縱輿論和虛假宣傳;所有媒體和出版物均受到戒嚴司令部控制;禁止罷工、破壞和煽動社會混亂的集會活動;所有罷工或離開醫療場的醫務人員,包括居民,須在48小時內返回正常崗位,如有違法行為,將按照戒嚴法進行處罰。違反上述公告者,依據戒嚴法第9條的規定,戒嚴司令部可不經法院程序,進行逮捕、拘留、無證搜查、扣押,並依戒嚴法直接加以處罰。
朴正熙與朴槿惠父女,攝於1977年,兩人先後當上總統,朴正熙最後遭部屬暗殺,朴槿惠則是遭到法院判刑。(AP)
尹錫悅的戒嚴令也遭到南韓媒體的批評,《韓民族日報》當晚發出社論,批評「緊急戒嚴已失去理智,是對人民的背叛」,整起事件「荒謬到無言以對」。《韓民族日報》還批評,尹錫悅的戒嚴理由並不符合憲法第77條第1項對戒嚴的定義,因為南韓根本無所謂公共秩序崩潰、政府即將垮台的緊急情況,這完全是尹錫悅總統及其少數親信的嚴重錯覺和恐懼,罔顧憲政、分裂國家、漠視三權分立的根本是尹錫悅自己。《韓民族日報》呼籲國會應當一致要求解除戒嚴,韓悳洙總理和其他部長絕不應該配合總統,尹錫悅現在已經喪失了擔任總統的資格。
台灣也曾戒嚴,時間長達13935天!
南韓從3日深夜到4日凌晨短暫戒嚴了6個小時,由於大多數民眾可能都在熟睡之中,至少也是待在家裡,如果沒有注意新聞,這次戒嚴可能沒有造成什麼實際影響。不過台灣也曾在1949年5月20日到1987年7月15日實施戒嚴,戒嚴狀態持續38年又56天(13935天)。特別的是,這項戒嚴令並非是由總統頒布,而是時任台灣省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於1949年5月19日頒佈,但解嚴則是由時任總統蔣經國以總統令解除。這段時間又被稱為「戒嚴時代」或「戒嚴時期」。
又稱《台灣省戒嚴令》的「台灣省政府、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一號」,全文如下:
一、本部爲確保本省治安秩序,特自五月二十日零時起,宣告全省戒嚴。
二、自同日起,除基隆高雄馬公三港口在本部監護之下,仍予開放,並規定省內海上交通航線(辦法另行公佈)外,其餘各港,一律封鎖,嚴禁出入。
三、戒嚴期間規定及禁止事項如左:
(一)自同日起,基隆高雄兩港市,每日上午一時起至五時止,爲宵禁時間非經特許,一律斷絕交通,其他各城市,除必要時,由各地戒嚴司令官依情形規定實行外,暫不宵禁。(二)基隆高雄兩市各商店及公共娛樂場所,統限於下午十二時前,停止營業。(三)全省各地商店或流動攤販,不得有抬高物價,閉門停業,囤積日用必需品擾亂市場之情事。(四)無論出入境旅客,均應遵照本部規定,辦理出入境手續,並受出入境之檢査。(五)嚴禁聚衆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行動。(六)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法散佈謠言。(七)嚴禁人民携帶槍彈武器或危險物品。(八)居民無論家居外出,皆須隨身携帶身份證,以備檢査,否則一律拘捕。
四、戒嚴期間,意圖擾亂治安,有左列行爲之一者,依法處死刑。
(一)造謠惑衆者(二)聚衆暴動者(三)擾亂金融者(四)搶刼或搶奪財物者。(五)罷工罷市擾亂秩序者(六)鼓動學潮,公然煽惑他人犯罪者(七)破壞交通通信,或盜竊交通通信器材者(八)妨害公衆之用水及電氣煤氣事業者(九)放火決水,發生公共危險者(十)未受允准,持有槍彈或爆裂物者
五、除呈報及分令外,特此佈告通知。
主席兼總司令陳誠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
2024年12月3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後,大批民眾試圖進入國會,與現場警力發生推擠。(美聯社)
其實在尹錫悅宣布戒嚴的前幾天,在野勢力就指控「總統準備戒嚴」,因為尹錫悅在最近的談話中「經常提到戒嚴」。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魁韓東勳2日韓抨擊共同民主黨與其黨魁李在明,「總統難道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準備戒嚴?如果真是這樣,那可是嚴重的問題,請拿出證據;如果這是謊言,那就是嚴重的擾亂國紀」;總統辦公室也批評李在明,以虛假言論發動政治攻勢。
尹錫悅3日晚間突然宣布緊急戒嚴後,果然引發全國震動。諷刺的是,作為執政黨的國民力量黨代表(黨魁)韓東勳隨後也發表聲明,他強調宣布戒嚴是錯誤的,他將與人民一同阻擋錯誤的戒嚴令。在野最大勢力共同民主黨的黨代表李在明則說,尹錫悅非法、違憲宣布的戒嚴根本無效,他更呼籲民眾前往國會表達抗議。李在明說,尹錫悅已經背叛了人民,「從這一刻起,尹錫悅不再是大韓民國總統」、「裝甲車和持槍士兵將統治這個國家」、「大韓民國的經濟將不可挽回地崩潰」。
(相關報導:
尹錫悅認輸!南韓總統被迫宣布「解除戒嚴」,最大在野黨要他「立刻下台、否則發動彈劾」
|
更多文章
)
2024年12月4日,南韓國會大廈外出現軍車。(美聯社)
2024年12月4日,抗議民眾與軍警在南韓國會大廈前對峙。(美聯社)
2024年12月3日,大批抗議者出現在國會大廈外。(美聯社)
2024年12月3日,南韓的抗議者在尹錫悅總統宣布戒嚴後試圖進入國會大廈。(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