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全球關注的美國總統大選再度掀起激烈角逐,兩位競爭者爭奪進入白宮的寶座。
對台灣而言,美國總統的選擇不僅影響台灣的安全,還攸關台灣在國際間的地位與角色。美國對亞太地區,尤其台灣的關注,使其國防及外交政策成為影響台海和兩岸局勢的關鍵因素。
對於美國而言,台灣屬於亞太地區第一島鏈國家,維持台灣政治民主化以及軍事實力實屬當務之急,強化台灣能確保中國共產黨無法藉由台灣成為漏洞向東部擴張。
身為一名旁觀者,即使沒有美國總統投票權,我仍然透過新聞接收相關消息。對我而言,川普的言論時常過度偏激,不時挑起種族、性別、移工間等仇恨言論,而在經歷換拜登風潮後,民主黨新推出的候選人賀錦麗有別於川普身為商人,以利益作為第一考量的特質。不過雖然賀錦麗在從政之前曾從法,身為女性以及之前從未從政和未擔任過高級官員的政治人物,美國選民對於其可能抱持懷疑態度,並且還沒有為女性總統作好準備而不選擇賀錦麗轉而投向川普。不過,無論主觀想法為何,我們仍應以客觀角度分析兩位候選人。
一、政黨立場分析
作為由兩位由不同黨籍所推出的候選人,其想法應與其黨內主要宗旨和想法吻合,才能獲得黨內成員的青睞並推舉。因此如果想要了解候選人的政策導向,不妨以了解兩黨之間的想法作為推論依據。下面的圖表是分析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幾項關鍵議題中所抱持不同立場。

依照此表格我們可以發現民主黨政策較傾向於政府介入市場並且為了人權對移工具有較大的包容性;反觀川普陣營的共和黨,他們比較傾向於市場自由並且相比於民主黨更加保護底層勞工。可是,如果我們要有對這次選舉更直觀的看法,或許民調是更好的方式。
二、民意調查
根據選前的民意調查,兩位候選人的支持率接近,搖擺州的選票 將決定最終結果。由於美國選舉人制的特性,贏得搖擺州至關重要,特別是賓州等關鍵州的票數。
下圖為美國總統大選民調,藍色為賀錦麗(民主黨),紅色為川普(共和黨),黃色則是搖擺州。在美國選舉人制中總共有538票,因此如果要確定當選要拿超過半數的270票。可是即使是聲望比較高的賀錦麗也僅僅拿到226票,只有高出川普1.9個百分點,而川普則拿到219票,因此贏得搖擺州則至關重要。

接著我們來看搖擺州的民調情形,根據民調我們也可以發現搖擺 州在民調方面也呈現極度膠著的情形。不過對於民主黨的好消息是由於賀錦麗屬於有色混血人種,因此在黑人選區較拜登獲得更高的支持度。賓州屬於搖擺州中最重要的一州(19票),因此對於兩邊候選人而言贏得賓州至關重要。

三、候選人
接下來我們要來分析兩位總統候選人各自優勢與劣勢

選舉結束後,我們應該冷靜反思整個過程,無論最終結果是誰當選。這段激烈的競爭提醒我們,政治立場可以不同,但對待選舉結果的態度應該理性和成熟。維持和平和理解,避免因立場差異而產生衝突,這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讓選舉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契機,而不是造成仇恨的來源。 (相關報導: 潘維觀點:川普復辟與國際結構 | 更多文章 )
四、選戰結果

根據圖三,川普成功奪下多個搖擺州,成功再次成為世界領導人。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唐納·約翰·川普(DonaldJohnTrump)奪下312張選舉人票,占總選舉人票中50.2%。川普在這次選舉中拿下了所有七個關鍵搖擺州,包括亞利桑那、賓夕法尼亞、威斯康辛、密西根、北卡羅來納、內華達和喬治亞,這些州的選舉人票總數達到95票,使他順利超過270票門檻,成功奪回總統職位,再次入主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