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年有70萬人次到深圳看病,這是為什麼?BBC解析「北上求醫」的驚喜和無奈

2024年10月1日,香港慶祝中國建政75周年國慶日,各地都能見到五星旗。(美聯社)

患有濕疹二十多年的羅小姐住在新界東區,今年八月起,她會定期北上大陸城市深圳,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注射生物製劑,每次出門來回大約三個小時。一樣的藥物,在香港屬於自費藥,在深圳注射一次的價格大約是香港價錢的三分之一。

對她來說,一年下來可以省下大約十萬港幣,在治療困擾多年的疾病上,,也讓她看到曙光,「終於能夠睡到一場好覺。」

生物製劑在香港屬於價錢昂貴的自費藥物,為了以可負擔的價錢定期注射,羅小姐並不介意定期來回深圳與香港之間。

疫情後,香港與中國大陸於2023年2月全面通關後,香港人於假日「北上消費」已成為一股趨勢及潮流。除了購屋、飲食、娛樂之外,也有愈來愈多香港人選擇到深圳「北上求醫」。根據深圳市衛健委的資料顯示,2023年深圳共為港人提供70萬人次的診療服務。

但隨著更多像羅小姐的香港人「北上求醫」,也有專家提醒兩地醫療制度有別及相關法律風險。

除了牙科及身體檢查等較為普遍的項目外,港人北上接受的醫療服務,近年來亦多了癌症、罕見病的患者到深圳以低數倍的價格購買「天價藥物」。香港公立醫院排隊輪候時間長、私立醫院的收費昂貴,也是其中一個促使港人選擇到深圳求醫的誘因。

「現在終於能睡到一場好覺」

根據香港的濕疹關注組估計,目前香港有逾50萬人患有中度至嚴重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羅小姐是其中一名被嚴重濕疹困擾多年的患者,情況最差的時候,她腳部的皮膚會有潰爛的情況,導致沒有辦法走路,身體上幾乎每一日都有傷口及流血的情況出現,「最嚴重的時候,每天幾乎要花上三個小時去包紮傷口。」

過去羅小姐曾經嘗試過不同的治療方法,也曾以中藥調理了大約四、五年時間,「後來有瓶頸,情況比較反覆。」由於輪候公營診所皮膚科的時間過長,她亦不打算排隊,「實在太久。」根據香港衛生署社會衛生服務皮膚科新症預約的情況顯示,最少要等候兩年或以上。

今年早些時候,她得知生物製劑這種用以治療銀屑病、濕疹的藥物,能夠抑制免疫和減輕發炎反應,便有了想嘗試的想法。

然而,若要在香港的公立醫院注射生物製劑,首先需要符合三個條件才能獲得轉介,包括試過兩種口服藥後病情仍未受控、傳統治療引起較嚴重不良效果、沒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禁忌,而且輪候時間長。若到私家診所注射,則要面對費用高昂的情況,每針費用需港幣7,500至一萬元不等,並需定期進行注射。

在今年年中得知在深圳能夠注射生物製劑後,她申請了一個中國大陸的電話號碼,只需透過微信的程式,便順利在港大深圳醫院登記預約,她直言整個流程非常快捷及方便。這也是她第一次到深圳求診。

羅小姐說,因為事前做了很多資料搜集,加上認為港大深圳醫院的口碑不錯,故她對於北上求醫並沒有太多的擔憂。

第一次注射了生物製劑之後,大約三天她已經看到皮膚開始出現好轉的跡象,再沒有「出水」的症狀,傷口也癒合得很快,「以前常常沒辦法睡覺,終於能睡到一場好覺,焦慮感也少了很多。」 (相關報導: 川普公開威脅女性政敵:要用「9把步槍」對著她!賀錦麗痛批「這種人沒資格選總統」 更多文章

相較於香港每針逾萬元的價格,羅小姐在深圳注射每針生物製劑的價格約人民幣三千元,同一款藥物,價格只是香港的三分之一,每月花在注射生物製劑的金額約六千元。以能夠負擔的價格接受治療。看到病情的轉變,羅小姐直言終有盼望,生活品質也有大幅改變,「病了這麼多年,已經不敢有盼望,不會期望可以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