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要「救」還是要「鬥」?

總統賴清德出席總統府全新常設展「民主方舟:台灣永續前行」開展活動。(資料照,柯承惠攝)

總統賴清德上任短短5個月,台灣社會可謂是風雲變化,朝小野大的局面愈發暴露出賴清德的野心,前有青鳥飛出風波,后有政治迫害疑雲,只有4成支持度的總統每日鬥志滿滿,自此喜提「鬥雞總統」稱號。諷刺的是,賴總統一再喊出的「朝野合作」「朝野團結」遲遲不見下文,反有對抗加深之意味,而藍白也不會輕易讓民進黨討得好處。賴清德想從這場權力的遊戲中勝出,「鬥」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也卻是最傷害台灣的一種。

就以近期落下帷幕的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為例,引起在野諸多不滿,雖然投票結果出爐,不同意罷免票數8萬6014票多於同意罷免6萬9934票,而且不同意票還占投票數55.16%,罷免謝國樑失敗,但不可不說的是「罷樑案」就是賴政府主導的一場「惡罷」,從基隆前市長林右昌颱風天發千字文鼓吹罷免,再到立委沈伯洋拆樑宣傳車站台,聲稱沒介入的民進黨無處不在。此外,資深媒體人黃揚明點出這次罷免案的3千萬經費就是擠壓到救災救難的預算,直接打臉到行政院團隊。這場罷免讓我們看到的只有是如何浪費社會資源和內耗,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毫無幫助,贏了在野輸了民心,難道就是賴總統想要的嗎?

令人憂心的是,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仍然認為這次罷免是明年罷免年的前哨戰,明年罷免潮仍然無法避免。截至目前有不少藍綠立委都被點名,甚至開始啟動連署,罷免似乎成了民進黨政治惡鬥的工具,有數據指出,從2017年黃國昌還是時代力量立委時罷免成案到此次的謝國樑罷免案,已成立23件罷免案。然而現階段罷免還未能消停,被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成爲下一目標,「罷免高虹安:風城安心上路」罷免團隊放話稱罷免高虹安行動不因罷樑案未成功而受影響,會持續推動連署。假設高虹安12月25日後被罷免,賴政府即有權指定新市長,確實好算計。不過到底有多可悲,才要借助罷免來轉移政治上的失敗?若是明年罷免潮來臨,不知還要浪費多少公帑,事實證明,要避免「惡罷」現象,只能寄托立法院儘快修法提高罷免門檻。

賴總統的鬥雞姿態不只針對在野,民進黨内部的派系之爭也很精彩,其中最爲矚目的儅屬「賴燦之爭」。蔡英文執政時期,鄭文燦就作為蔡英文屬意的接班人,政治前景備受看好,爭議纏身的他仍舊被視爲賴清德在民進黨内部的頭號競爭者。作爲一個富有野心的總統必然不甘願被英系束縛,勢必會發展賴系。傳言帶英系色彩的鄭文燦是因蔡英文的建言才有機會到海基會擔任董事長,原本賴總統屬意的是前監察委員吳豐山。不過好景不長,想快速立穩足跟的賴總統還是把鄭文燦拿出來祭旗,一方面可摘除潛在威脅,震懾派系,另一方面又能借反貪拉攏民心。埋藏7年的案子在賴總統授意下一路開綠燈,遭司法羈押、黨内停權、檢調起訴的鄭文燦,其政治生涯也宣告結束。沒有蔡英文干涉,海基會董事長人選輕而易舉地落入吳豐山手上,也算賴清德鬥得最成功的一回了。

號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總統鬥中共力度也超越歷代總統, 520就職的「新兩國論」、雙十國慶晚會的「祖國論」、雙十國慶日的「祖國論」等同于「新兩國論」,上任以來三次重要演説皆挑釁到中共的底綫,因此為台灣帶來解放軍常態化的圍台軍演,中共此擧無疑是在劍指賴清德總統。兩岸本來就劍拔弩張,賴總統卻持續火上澆油,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把台灣2300万民衆的生命往戰場上推,難道兩岸開戰是民意所向嗎? 2300万民衆的生命就該被送上戰場黨炮灰?而賴總統的兒孫在國外逍遙自在?賴總統假民主之名,真惹是生非,兩岸和平穩定怕是成了空想。

 除去政壇上的暗流湧動外,大家似乎都忘記了,台灣民生經濟在原地踏步,物價房價之高,缺電缺水之困,食安問題日益嚴峻,誰能出手相救?或許還有人對民進黨懷抱希望,認爲其大獲全勝后會重視民衆呼聲,結果我們看到的卻是刺激房價上漲的新青安,電價狂漲的「非核家園」政策,觀光、旅遊、服務等產業遭受重創,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這何嘗不是與民意而鬥呢?民進黨「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偽言行根本不可能救台灣,我們應該開始思考,循環往復的政治鬥爭是否能帶來實質利益? 而台灣的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在於賴總統的一念之間。 (相關報導: 葉日武觀點:台海戰火近了?從詭異事件中看到的鬼故事 更多文章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目前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