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媒特稿對習近平施政明褒暗貶
中共官宣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今(2024)年7月15日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幕當日,新華社發表近萬字特稿「改革家習近平」,盛讚「習近平有改革家傳」、「習近平在每一個地方任職都是改革先鋒」。然而該篇特稿上架後旋即消失,無論複製文章標題或者任何關鍵詞,在百度、微博、微信搜索均無結果,彷彿該篇文章從未存在,微博中唯一的殘跡是一位博主在「真空狀態」下的留言:「自誇是啥改革家,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該文下架原因眾說紛紜;外界分析該文盛讚市場、民企對振興經濟作用,與當局方針不符,且文中所述習近平的改革偉業與中國大陸房市低迷、地方政府債臺高築、民眾消費不振的現況落差太大,恐引導輿情反噬,顯然係中共官媒對習近平施政明褒暗貶之「高級黑」手法。
中共各地官媒「政治事故」盤點
習近平2012年上任總書記後,強化黨對媒體控制,然而各大官媒仍多次與習不同調,或批國家安全干擾新聞媒體報導自由,或暗諷習搞個人崇拜,想做皇帝;對此習已多次重申「黨媒必須姓黨」等宣傳方針,清洗、整頓央、地各級宣傳系統,然而各地陸續出現官媒牴觸習近平形象宣傳之「政治事故」,態樣有低級紅、高級黑、隱喻暗諷、發表推行民主、唱衰中共言論以及漏印習近平名字等明顯錯誤仍層出不窮。
低級紅
2017年貴州黔西南日報頭版刊登習近平巨幅肖像,稱其為「偉大領袖」。該報先後於11月10日和14日,兩度以文革時期用語「偉大領袖」稱呼習近平,並配上巨幅肖像(見下圖1)。11月17日貴州貴陽市委宣傳部長緊急召開會議,責令對有「偉大領袖習近平總書記」字樣的掛像一律撤下,該報從網上緊急刪除。

高級黑
2024年新華社特稿「改革家習近平」上架不久,旋遭下架。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幕日,「新華社」刊發萬字特稿「改革家習近平」,稱習有「改革家傳」、「繼承發揚鄧小平事業」,惟旋遭下架(新華社外宣管道仍可見到該稿件,見下圖2)。傳文章一刊登,負面反應接踵而至,引起中宣部重視,認撰稿人別有用心,目的在於「捧鄧諷習」,中宣部長李書磊緊急要求撤下,但應不致對撰稿人懲處。

隱喻暗諷或發表推行民主、唱衰中共言論
2022年上海澎湃新聞姊妹刊物第六聲(Sixth Tone)稱中國經歷了黯淡不堪的一年。第六聲在 2022 年底的年度回顧報導,以「嬰兒荒」、「住房危機」、「性別暴力」和「新冠」來描繪當年中國黯淡不堪的景象。結果文章被迫下架,管理層改組,資深編輯被上海當局要求寫「自我反省」。 (相關報導: 風評:經濟成長4.6%,中國急需要「超越4兆」財政政策 | 更多文章 )
2023年底上海第一財經刊載學者文章稱,中國大陸9.6億人月收入不及2000元人民幣;2024年1月喊話高層放手放權。2023年12月25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第一財經」(「一財」)發文(「上山容易下山難﹖」)稱,中國約有9.64億人口月收入在人民幣2000元以下,擴內需的最有效手段是擴消費,而不是擴投資。隔年1月4日「一財」發表題為「最好的承諾是放手和放權」社論,強調政府下放權力就能刺激經濟活力。結果李迅雷文章迅即遭到刪除;呼籲政府放手、放權文章則未被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