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使用社交媒體弊大於利,立法者和家長們呼籲對其加以限制。
問題出在哪?沒有人真正知道社交媒體對青少年情緒狀態的影響有多大。
即使年輕人的憂鬱、焦慮和自殺念頭已達到了危機級別,但目前尚不清楚,聯邦機構在過去10年中記錄的青少年和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的趨勢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社交媒體的使用造成的。
精神健康受多種因素影響,也更難明確社交媒體在其中的具體作用,而且沒有一種萬能療法對每個人都有效。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科學家兼兒科醫生Megan Moreno說:「這可不像耳部感染用什麼對症抗生素這麼簡單。」她還是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社交媒體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on Social Media and Youth Mental Health)的聯席主任。
所有這些都讓人們難以找到一些關鍵問題的答案:誰是「易感」人群?什麼樣的內容以怎樣的頻率觀看是有害的?以及在什麼年齡段?
立法者和家長們沒有坐視不管。最近的立法將矛頭指向了大型科技公司,試圖通過限制兒童接觸社交媒體來保護他們的心理健康。然而,一些科學家擔心,擬議中的規則並不能有效應對這場危機。
獨立非營利研究機構Data & Society的研究主管Alice Marwick說:「我們實際上可能會切斷年輕人非常需要的社會支持來源。」Marwick研究了提議限制社交媒體訪問的立法。雖然反對此類法律,但她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她會反對其他擬議的立法補救措施。
Marwick說,通過使用數位工具,年輕人受益匪淺,並與他們居住地以外的人和事建立起重要聯繫。調查顯示,這種聯繫對LGBTQ青少年尤其有用,他們中的許多人缺乏支持或離家近的同伴。
Meta Platforms、YouTube、TikTok、X和Snap都聲稱,它們的產品具有支持年輕人的功能。這些平台表示,已推出對青少年賬戶增加限制和加強家長訪問權限的功能。Snap、TikTok和Meta還指出,外部報告和研究表明,通過它們的產品與朋友和家人建立聯繫是有好處的。
兒科醫生和心理學家已表示,為了讓人們不斷滑動螢幕以及為了盈利而打造的產品並不能為青少年和兒童提供健康的空間。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研究社交媒體和青少年發展的心理學家Jacqueline Nesi說:「這些平台的設計不一定符合青少年的最佳利益。」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突然轉向刺激經濟的背後
|
更多文章
)
美國國家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的一個專家小組在去年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現有的研究並不支持諸如在特定年齡之前禁止使用社交媒體這樣的廣泛限制。雖然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受益於各種關係網,但該報告也指出了睡眠和注意力受到干擾以及身體形象問題加劇的風險。但該專家小組表示,這種聯繫需要更多研究、更多資金和相關企業優化數據訪問權限。
「缺乏證據並不等於說這就是沒有關聯的證據,」該專家小組主席、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院長Sandro Galea說。「這份報告鼓勵人們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國家學院的這個專家小組表示,難以區分社交媒體在兒童心理健康中所發揮作用的原因之一是,心理健康與科技使用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可能會影響他/她如何使用平台,而平台反過來又會影響他/她的心理狀態。
研究人員說,關於社交媒體是否導致心理健康危機進行隨機對照研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現在到處都能接觸到社交媒體。他們說,此外,社交媒體平台的功能也在不斷變化,這阻礙了長期研究的開展。
十年前,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的電腦科學家Munmun De Choudhury所在的研究團隊發現,宣揚飲食失調的群體正在繞過Instagram的內容審核機制。De Choudhury說,這種研究在今天也許是不可能進行的,因為社交媒體公司不再允許外界訪問公共數據,或者會對此收取高額費用。
Instagram母公司Meta的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擁有新的數據工具。這位發言人說,今年與非營利研究機構開放科學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合作啟動的一項試點計劃將與學術研究人員共享Instagram的數據。YouTube、TikTok、Snap和X的代表表示,他們所在公司有面向研究人員的工具或項目。
對年輕人痛苦根源的研究發現,與社交媒體的使用相比,遭遇霸凌或缺乏家庭支持等其他因素與心理健康的關聯更強。
許多研究人員和衛生部門官員認為,當前科學的差距不是推遲採取行動的理由。去年,美國醫務總監辦公室(Office of the Surgeon General)在一份報告中將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作為一個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提出,同時承認研究的有限。
根據2022年一項使用美國兒童健康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s Healt)數據的研究,2020年被診斷出患有憂鬱症和焦慮症的3-17歲兒童和青少年數量較2016年增加了近30%。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簡稱CDC)對20,000多名高中生的調查,從2013年到2023年,幾乎所有指示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以及有自殺念頭和行為的指標都有所惡化。2023年有超過一半的少女說感到悲傷或絕望,近三分之一的少女曾認真考慮過自殺,這比2021年的峰值略有改善。
CDC研究人員上周表示,每天多次使用Instagram、TikTok、Snapchat和Twitter等應用程式的學生更有可能出現持續的悲傷或絕望感,這是憂鬱的一種症狀。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曾報導,Meta自己的研究發現,Instagram使少女對身體形象產生負面情緒的問題惡化。而且各種功能使兒童剝削成為可能,並有可能保護侵犯兒童的犯罪分子。美國很多州已起訴Meta,稱該公司打造的成癮性產品傷害了年輕人,並在安全方面誤導了家長。
Meta先前告訴《華爾街日報》,某些功能可能對某些用戶有害,但其他功能則為年輕人帶來支持,而且該公司花了數年時間開發安全措施來防止和制止濫用行為。公司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Instagram針對青少年賬戶的新功能包括對內容和隱私的限制,以及增強家長監控權。
TikTok也面臨審查。有十幾個州上周二起訴了TikTok,聲稱TikTok的某些功能吸引兒童然後傷害兒童,而公司在這些功能上誤導了公眾。據一位發言人稱,TikTok不同意這些說法,並認為許多說法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
心理學家Nesi說,無需解決有關這些平台是否導致了心理健康危機的爭論就可以作出一些改變。「合理做法是採取某些措施,使這些平台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