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官方背書「歷史虛無主義」

「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劇照。(微博)

逆天,逆天,太逆天了:神州大地關鍵詞,「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光輝十月,國慶獻禮,喜迎鍵政網友一致大嘆「逆天」,這是怎麼回事?

啊,原來是一部「援共文」改編網劇,叫《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先前我就介紹過,這種帶外掛的穿越爽文很多,但涉及近現代,尤其是民國史的呢,就很容易被斃掉,因為你不論是帶一堆現代科技與物資過去碾壓,還是搞一些新路線來修改、取代歷史上的總路線,都很容易觸犯一種叫作「歷史虛無主義」的抽象罪名而被批判,哪怕你是真誠的認同主義、擁護黨。

所以這一塊的作者、讀者和平台通常都比較低調,小圈子自娛自樂就算了。如果做大一點,觸及到大眾,性質就變了,忌諱就多了。而《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逆天的地方在哪裡呢?第一,它居然拍成網劇了;第二、它的出品人,居然是我們的老朋友咪蒙,那個前幾年才因為打「女拳」而被全網封殺(參見本系列第四集),被人說是「對於操弄受眾情緒,完全沒有心理負擔」的那個女人;第三、它居然得到了北京廣電等官方單位的背書,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路視聽司發佈的「微短劇國慶檔推薦片單」,成為了國慶獻禮!

要知道,穿越劇這種東西,早幾年就被叫停了;牽涉到革命戰爭題材,審核應該更嚴格才是,結果,現實居然出現了這種誰都不敢想像的事情!

點進去一看,這劇不長,一共5集,每集10分鐘,就一個經營小超市的姑娘,突然得到連通其他時代的系統,然後想到她大爺爺,也就是她祖父的哥哥,是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紅軍,她就把超市開到了長征路上,然後自然是各種讓前輩驚詫、驚喜、驚豔的橋段。或許因為大家都很熟悉穿越文的套路了,所以這部劇也跳很多,也完全不去處理什麼合理性的問題;表面上,它的思路,大概就是,藉著這一層「爽文」和「無腦短劇」的殼,讓女主作為旁觀者,引導觀眾見證一下先烈的故事。

網友評價《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相當豐富。(作者提供)
網友評價《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相當豐富。(作者提供)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問題還不大,但咪蒙何許人也?她既然來了,就是要搞一些大問題的!

怎麼個搞法呢?首先是把先出場的幾個紅軍士兵拍得又土又粗暴,土還好說,粗暴就有些違反當時的軍紀了;建立信任以後,又拍成滑稽憨厚的樣子,這樣在可能的範圍內盡量把普通男性給醜化和小丑化。之後出場的,作為正面典型的讀過書的幹部與戰士,就按照最刻板的、無私無我的烈士那樣來拍,再把其原型人物的事跡打一個字幕出來,交差了事。

然後,重頭戲來了:它拍了一段紅軍把臨產孕婦抬進超市來請女主接生的場面,並且讓戰士說出這樣的台詞:「這女人生孩子,是真不容易啊,這比我中槍還疼這是」。眼尖的觀眾馬上就認出來了:合著你就是「為這碟醋包了這頓餃子」── (相關報導: 胡又天專欄:統計學與新聞學的「魅力時刻」─當造假硬拗成為默認的標準操作 更多文章

知乎網友盧詩翰解讀道:「女性生孩子的苦難比長征紅軍還大」,「女性苦難必須是神聖的,不能比擬的,你們要付出一切償還的。男性的苦難,哪怕是先烈的付出,也是可以解構的,玩笑化的」,總之,就是要在這個最「紅」、最以男人戲為主的革命戰爭劇裡,也要不顧一切地「夾帶私貨」,拍出些讓女性蓋過男性一頭的段落,讓她的女性受眾看著舒服。更幽默的是後續:他們突然遭到敵人攻擊,超市系統沒有防護機制,只會先跳回現代,然後說戰士的存活率是85%,嬰兒只有0.001%。可當女主再連回去的時候,看到的是孩子活下來了,因為戰士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保住了孩子。緊接著,字幕打出來,說那年那月有過這樣的真人真事,引用幾句他們的原話,表示這不是我亂編,大家不要槓。哎,看這「疊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