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經濟學》限貸令衝擊恐讓房價崩盤?游庭皓揭房市未來2大走向,10大搶手熱區一文看懂

2024年上半年預售屋交易統計指出,台北市件數3255件、年增率高達94%,金額來到1419.7億元。(資料照,陳昱凱攝)

房市資金急凍,在這波房價衝擊下,首購族有沒有機會撿便宜?謝哲青、路怡珍主持的《下班經濟學》中,就邀請到財經專家游庭皓,新青安和房貸之亂,會不會引爆斷頭危機?想在七都買房保值,到底該怎麼挑?今天一次告訴你!

央行重拳管制房市

中央銀行(下稱央行)9月19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決議升準不升息,並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總裁楊金龍在理監事會會後記者會上,坦言第7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所花的力氣、時間,承受的壓力「不輸第1次到第6次的加總」,此次決策是很困難的決定。楊金龍透露,從今年初,央行就發現有跡象顯示國銀承做房貸水位偏高,而後持續追蹤數據,後來也有立法委員提醒信用資源偏向房地產,央行彙整資訊、詳細研究後,8月便密集跟每家國銀討論市況,最後要求國銀研提未來1年自主管理的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改善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的情形

20240919-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9日出席「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後記者會」。(顏麟宇攝)
2024年9月19日,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出席「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後記者會」。(顏麟宇攝)

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4大措施

1.新增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的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

2.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

3.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第3戶(含)以上購屋貸款的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4.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最新房市管制措施於9月20日起實施。

限貸令緊箍咒上路!2數據示警房市動能熄火?

限貸的定義是什麼?游庭皓表示,過去央行曾經採取一系列的信用管制,限縮房貸成數,「現在政府的澄清,不管是央行還是財政部的看法是,它沒有在短期這兩個月,告訴銀行說『不准貸款給別人』,主要還是來自於我們看見的《銀行法》72之2條,在不動產的貸款層面佔總存款和金融債券的比例過高,通常來到3成的緊繃值。」游庭皓說,若是2成8,銀行本身就會開始內控,所以央行在過去不斷跟銀行開會,要件是希望銀行放款歸放款,不要全部都放在不動產,需適度抑制一下。」

到底有沒有限貸令?游庭皓解析,從央行、財政部的角度而言,它沒有下達這種命令,但銀行開始採取內控,導致國人會感受到好像「體感溫度」與政府的說法不一,「事實是,由於借貸量太多,造成銀行業內控。」至於央行和財政部希望達到什麼要件?游庭皓說明,希望達到的結果是「以拖代變」,雖新青安政策不會停,新青安也是房貸擴增的主因,「但拖得越久,總信貸量或房貸量會慢慢縮,因為時間久了、出口久了,出口的錢會進來,總存款就會變多。」因此,比例值會往下掉。

游庭皓第2個觀察的現象是,由於在7月至8月,有非常多的上市櫃公司進行現金股利的發放,「大量的從銀行領取現金,導致銀行存款急縮」,此時不動產的放款餘額,看起來比例再度處於高點,「所以時間拉得愈久,對政府愈有利。」 (相關報導: 2024年台灣房價會跌?六都13大賣壓重災區「待售率超過5成」,專家揭房市未來走向 更多文章

新青安及首購政策不會停,但可能會往第二戶、第三戶的方向打,重點是「以拖代變」。今年台灣的雙貸族(指同時持有個人房貸、信貸者)高達36.8萬人,要做什麼事?游庭皓說,由於幾個月度(信貸緊縮、房貸緊縮)讓這些人稍微降槓桿,即「你不要再跟我借那麼多錢」,讓市場回歸正常情況游庭皓指出,加上房地產市場中,住宅開工量在今年上半年已開始有所收縮,代表建商沒有像過去上半年或前2年「開工量如此之大」,有利台灣房市接下來回到常態化格局,「就是回到一個大家沒有那麼拼命借錢買房的時刻。」至於有沒有代表房價一定會鬆動?還是要看後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