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怎麼買最划算?保費多少金額才夠用?專家揭6大投保原則,用小錢創造大保障

保險的作用是抵禦風險,而保額的高低決定了抵禦風險能力的大小。(示意圖/取自photo-ac)

隨著保險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那麼一個家庭該如何配置保險呢?可以用以下六大原則解決我們實操過程中的難點。

1.貢獻最高—應該幫誰投保?

家庭中哪個成員最不能缺保險?應該先給誰買,父母、孩子、還是自己?這是很多人經常會問的問題。

保險屬於一種金融工具,所以最好按照家庭的經濟貢獻程度決定購買順序誰是家庭經濟支柱,就要把誰放在購買保險的第一位置上,因為家庭經濟支柱的賺錢能力最需要得到保障。一旦支柱生病了,家中經濟來源將中斷,家庭將面臨成員生病和經濟受損的雙重壓力。只有保障了支柱的賺錢能力,家庭財富才能夠源源不斷地增長。所以,最好先給支柱買好保險,再給老人和孩子購買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絕對,如果家庭成員對家庭的經濟貢獻程度相似,就需要同等對待。

總的來說,誰的收入高先給誰買,誰的工作性質危險先給誰買,誰的身體健康先給誰買。所以,整體的購買順序是:家庭經濟支柱>次家庭經濟支柱>無收入者

2.風險最大—選擇哪種保單?

確定了家庭成員的購買順序後,再來看險種的購買順序。

在險種的購買順序上,需要考慮的是什麼風險發生後,對家庭經濟打擊最大,就需要優先配置這個風險對應的險種。一般情況下,家庭經濟支柱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疾病風險」。正值事業上升期,家庭經濟支柱一旦生病住院,不僅要花費巨額的醫藥費,還會影響家庭收入。因此,重大疾病險和醫療險是家庭經濟支柱的必備險種。此外,家庭經濟支柱還必須配置壽險和意外險尤其是有房貸、車貸等負債的家庭,壽險更是家庭經濟支柱的必備險種建議壽險的保額不能低於貸款金額,保障年限不能低於貸款的還款年限

下面說說孩子的險種購買順序。孩子抵抗力較弱,容易生病住院,有時候小小的感冒都可能導致入住重症加強護理病房(ICU)。所以,醫療險是應對此風險的最佳險種。重大疾病險主要起到收入補償作用,雖然孩子沒有收入來源,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需要重大疾病險。一旦孩子罹患重大疾病,往往有一方父母專職陪同就醫,影響家庭收入來源。從這個角度來說,最好在醫療險的基礎上搭配一份少兒重大疾病險,來應對兒童白血病之類的兒童高發重大疾病。此外,孩子活潑好動,容易磕磕碰碰,意外險也是孩子必備險種之一。

老年人受年齡和健康狀況影響,投保難度加大。例如重大疾病險,老年人即使能透過健康告知程式,往往也會遇到保費高保額低,投保不划算的問題。

3.合理佔比—解決投保預算

保費預算以保障充分且不影響正常生活為宜,可以按照家庭習慣靈活調整,沒有統一標準。這裡介紹一些主流的保費佔比方案供參考。 (相關報導: 申請保險理賠竟收到存證信函強制解約!99%的保戶不知道的事,小心保費繳完拿不回來 更多文章

很多人會使用「4321定律」來做資產配置。這是指將資金的40%拿去投資成長性較好且有不錯收益的資產,30%作為食衣住行等生活開銷,20%儲蓄起來作為備用金來應急,剩下10%配置保險。同時採取一種恒定混合型投資策略,即某種資產價格上漲,就相對應減少這種資產總額,將其分配到剩餘的資產當中,使資產配置比例恒定在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