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6日被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林延鳳爆料,在今年5月以4300萬元購置大樓商辦,柯文哲則坦承是使用「選舉補助款」購買,引發喧然大波。「選舉補助款」是什麼?藍綠兩黨又分別怎麼使用選舉補助款?柯文哲的「其他總統候選人例子」是真有其事?《風傳媒》帶您一次釐清。
本案緣由8月26日林延鳳踢爆柯文哲,於2024年5月以無貸款、全現金方式花費4300萬元購買台北市中正區濟南大樓3樓商辦,質疑柯文哲的資金來源。柯文哲對此則回應,他是使用「選舉補助款」購買,民眾黨內規規定補助款三分之一歸黨部、三分之二歸個人,因此他參考其他總統候選人例子,用這筆錢設置個人辦公室。不過,藍綠兩黨皆出面否認有使用選舉補助款設立個人辦公室,強調皆使用在黨務支出上。

「選舉補助款」是什麼?一張票能拿多少錢?藍綠白各自領多少?
選舉補助款是政府為補貼政黨在競選過程中龐大的經費支出,依法給予的補助,其中總統大選也包含在內。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41條第1項:「各組候選人選舉得票數達當選票數三分之一以上者,應補貼其競選費用,每票補貼新臺幣30元。但其最高額,不得超過候選人競選經費最高金額。」
第41條第2項:「政黨推薦之候選人其補貼費用,應由該推薦之政黨領取;二個以上政黨共同推薦一組候選人時,應共同具名領取。」
也就是說,在總統大選中,只要候選人得票數達到門檻,就能以1票30元的價格領取補助,但「應由該推薦之政黨」領取,而非個人名義。
而據中選會1月時公布資料,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的「賴蕭配」獲補助金額為1億6758萬570元;國民黨侯友宜、趙少康的「侯康配」獲1億4013萬630元;民眾黨柯文哲、吳欣盈「柯盈配」獲1億1071萬3980元。
三黨補助款內規一次看:民眾黨「柯盈配」1.1億元
民眾黨「柯盈配」本次選舉獲1億1071萬3980元補助款,時任民眾黨發言人李頂立在當時表示,這1.1億主要會用在政黨維持營運的經費,包含政黨、立院黨團與地方經營等,此外柯文哲也有走訪全台收集民意的計畫,其他部分將作公益用途。
不過,在8月26日被踢爆柯文哲使用「選舉補助款」購買房屋後,柯文哲則解釋民眾黨內規是補助款「三分之一歸黨部」、「三分之二歸個人」,因此柯文哲依照內規,大約可拿7000萬,剩餘約3600萬回捐給民眾黨。
柯文哲表示,如此的分配方式是參考其他總統候選人例子,使用這筆錢購買房屋是為了設置長期使用的個人辦公室。
據了解,柯文哲所謂「參考其他總統候選人例子」指的是民進黨2015年的做法,根據當時的報導指出,時任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面對國民黨提出的選舉補助款黑箱質疑,表示「每個政黨、團體在會計作業上,各有不同的科目編列原則,依民進黨內規,總統大選競選經費補貼款三分之二撥回候選人,三分之一留給黨中央運用。」與這次的民眾黨內規如出一轍。
民進黨「賴蕭配」1.6億元 3分之1回捐民進黨、3分之二將捐出
不過,民進黨這次大選關於補助款的內規有所不同,「賴蕭配」本次選舉獲1億6758萬570元,依據民進黨時任發言人張志豪說法,補助款將分為3等分使用,第1部分為捐公益,第2部分提供創黨、建黨黨員生活弱勢照顧及年輕黨工出國歷練深造,第3部分則是依照規定回捐給黨。換句話說,不論候選人如何用,還是維持侯選人3分之2,政黨3分之1的比例分配。
民進黨3月間已公布相關辦法,其中,4年共有近新台幣2800萬元用在青年育才計畫獎助,支持黨工國內外短期專業進修以及國內外碩博士班進修。

國民黨「侯康配」1.4億元 侯友宜全數回捐黨部
「侯康配」本次選舉獲1億4013萬630元,侯友宜於1月18日表示,補助款全數捐給國民黨中央黨部,由黨中央統籌規畫。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8月26日針對補助款用途,表示「國民黨財務拮据,過往總統選舉補助款皆用於黨務支出,以及支付黨工薪水。」 (相關報導: 精神科名醫逆風挺柯 質疑綠營:成立基金會打擊政敵有比較高尚? | 更多文章 )
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也證實,侯友宜已將總統選舉補助款全部捐給黨中央,但扣掉黨務花費,所剩無幾,可能還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