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同盟軍的這次襲擊提出的口號或目標跟以往不一樣,以前只說我們要回家,但這次還增加了兩個目標,一是中緬都非常關注的電信詐騙,因為之前果敢同盟軍敗走以後,新扶持上來的果敢當局或一些果敢當地家族勢力是有涉足到電信詐騙行業的,所以果敢同盟軍也希望借此次行動來響應中國方面的關切;二是回應緬甸主流社會對2021年Tatmadaw接管政權的不滿。
果敢人是漢族,卻要被趕出祖輩生活之地。果敢自古以來屬於中國,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被英國人租借在那裡開礦,但始終承認主權屬於中國,直到60年代中緬簽訂邊界條約,考慮到歷史客觀現狀和果敢人的意願,中國乾脆把果敢劃歸緬甸。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在香港《遠東經濟評論》有一幅漫畫,在大街上有一個人扛著槍,旁邊有人問:如今在緬甸誰最有勢力,有人回答:該屬果敢人,他們可以帶著槍到處走。
無獨有偶,在仰光也有人調侃,如果你在街上被盤問,你就告訴他是果敢人。
緬甸人分不清什麼叫華人、華僑、漢族,一律統稱為“德佑”,即中國人。
果敢人可真不容易,他們經歷過風風雨雨,他們60年代末70年代初組建了緬甸共產黨反抗緬甸軍政府,後來80年代末又帶頭瓦解了緬甸共產黨;他們販過毒,後來也禁毒;他們試驗過替代種植,但效率不高,黃賭毒也搞過,最後又走上電信詐騙的邪道。
說到底就是體量小、缺乏資源、經濟不行,按道理髮展經濟才是康莊大道,但條件又不允許。緬甸中央政府自身都不行,更談不上扶持別人,一心只想把別人吃掉。
雖然緬甸的民族國家建構工作並不成功或者尚未完成,緬甸國內確實也有一些“民地武”的領地處於實質自治狀態,但整體而言,緬甸的絕大部分地方仍由中央政府直接統轄,所以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或游離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劇烈。在中央政府管治之下,地方政府(“民地武”不屬於地方政府)通常還是聽命於中央的指揮。
把推翻敏昂萊Tatmadaw政府作為最高目標的,只有兩支部隊。一支是克欽獨立軍(KIA)。因為他們受西方大國扶持,想要脫離緬甸,建立克欽共和國。這就不只是軍閥混戰,爭搶地盤那麼簡單了。另一支便是緬甸人民防衛軍(PDF),他們的目標不只是推翻敏昂萊,更渴望徹底終結緬甸“軍人乾政”的時代,將緬甸推入完全的文官體制。
緬甸也不乏精明的軍人領袖,例如在欽紐(Khin Nyunt)政府時期,與“民地武”的關係還算可以,但2021年政變以後形勢極轉直下。
截至目前為止,緬甸Tatmadaw主要靠打,跟果敢同盟軍打,跟若開解放軍一直作戰等等。這其實就是想告訴緬甸老百姓,我們很重要,一直在為國家的民族統一盡忠效力。
2021年政變以來,整個緬甸社會對“民地武”的觀感發生了空前的變化。2021年政變以後,出於對軍方政變的反感,緬甸主流社會或者說反Tatmadaw勢力開始意識到“民地武”發起反抗的合法性,轉而支持“民地武”跟緬甸Tatmadaw之間的戰爭,包括此次“10.27”行動。
這是緬甸自建國以來從未出現過的緬甸主流社會對“民地武”攻打Tatmadaw並取得一定成績的行動表示支持和歡呼。
在已經簽署全國停火協議(NCA)的“民地武”組織中,克倫民族同盟、克欽民族陣線以及全緬學生民主陣線,這三家“民地武”的加入,以及政變後新興的反Tatmadaw組織——人民保衛軍(PDF)的建立、培訓及作戰,民族和解問題就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了。人民保衛軍(PDF)把民族問題當成政治鬥爭工具運用,這相當於在原來的民族問題上,又疊加了民主化轉型的問題。
在中國境內組織的談判中,果敢同盟軍提出了更大的管制範圍訴求。而緬甸政府要求果敢同盟軍只能控制果敢,這也意味著雙方的意志較量最終要通過戰爭手段來達成平衡。在戰場上拿不到的,在談判桌上永遠不可能拿到。
最初人們估計最嚴重的結果可能只是果敢地區又被果敢同盟軍收回而已,以果敢同盟軍的實力,能夠鞏固現有地盤都已經相當吃力,還要去攻打臘戌有點不知量力的感覺。沒想到還真的攻下來了。但這不能說明什麼大問題,能不能管得住才是關鍵。
臘戌華人不喜歡果敢同盟軍騷擾他們,臘戌華人與果敢漢人根本不是一回事。臘戌城裡有少量果敢人,但大多數是大勐穩族漢人和來自緬甸南方的華人。大勐穩族被前Tatmadaw大佬丹瑞(Than Shwe)親自欽定為緬族公民。果敢漢人還沒有這種優惠待遇。
最近果敢同盟軍又要攻打曼德勒(Mandalay),但願這只是佯攻,逼Tatmadaw談判而已,否則問題就鬧大了。
如今令人啼笑皆非皆非的是“打贏的不想打了,打不贏的還要打。”
Tatmadaw節節敗退,敏昂萊仍拒絕緬北地區的和談,據悉在緬軍副總司令索溫副大將(Soe Win)的策劃下,改變以往戰略,正準備動用主力發起一場緬北地區的大規模反攻。最快將會在今年9月份實施反攻計劃。目標就是擊敗果敢同盟軍和德昂解放軍,收復緬北地區,尤其是奪回臘戌(Lashio)市的控制權,此次軍事行動,代號為“辛標信行動”。(辛標信即“白象王”,中文稱“孟駁”,辛標信是緬甸歷史上的名將,曾攻陷暹羅王城,滅阿瑜陀耶王朝。)
人民保衛軍(PDF)在曼德勒(Mandalay)周圍很活躍,但靠自身的本事和勢力還是鬥不過Tatmadaw。
至於人民保衛軍(PDF)的事跡,說來話長。中國至今拒絕與它對話,因為他們的領導人太過親西方,而且大都旅居在國外。他們—會兒要求西方提供飛機、大砲,一會兒要求西方要像支持烏克蘭一樣支持緬甸。然怪總被西方忽悠,什麼也撈不到。
人民保衛軍(PDF)親西方只是單廂情願,西方根本就不看好它,只是在忽悠它,在道義上支持它而已。泰國最年輕首相佩通坦“登頂”人們津津樂道,但對緬甸的內鬥及其各方的苦苦哀求卻無人問津值得人們的思考。最好的猜測是域外國家都不想陷入緬甸內鬥這個火坑。
(相關報導:
林錫星觀點:緬北臘戌最近戰況
|
更多文章
)
近日“民族團結政府”(NUG)國際聯絡部聯邦部長莎莎博士接受BBC媒體採訪談及NUG的國際關係時說,我們感覺大家把我們緬甸忘記啦,這很不應該。我這次的努力,主要就是希望大家再度關注我們緬甸,如同關注烏克蘭一樣。
其實,這樣的話“民族團結政府”(NUG)官員曾不厭其煩地多次提及,最顯著的是佐維索聯邦部長曾經高調聲稱,只要將支持烏克蘭的百分之一支持NUG,緬甸之春革命會立即勝利。更早些時候,“民族團結政府”(NUG)臨時總統杜瓦拉希臘(Duwa Lashi La)也宣稱,只要有人給我們提供導彈,48小時內就能解決問題。臨時總統杜瓦拉希臘(Duwa Lashi La)的講話,要求西方向援助烏克蘭一樣援助緬甸飛機、導彈;最近美國媒體稱反軍方的NUG政府國際合作部長莎莎博士向美國政府索要5.25億美元援助,但得不到任何回應。
在軍政府心裡,緬北山地“民地武”的反抗不足為懼,因為他們可能永遠打不到伊洛瓦底江平原核心地帶,並得到佔緬甸三分之二人口的緬族人支持。但如今緬族人自己成立的人民保衛軍(PDF)卻成為可以挑戰Tatmadaw政府合法性的心腹大患,所以“攘外必先安內”,一定要把對付民盟(NLD)及其武裝力量(PDF)放在首要的位置。
敏昂萊特別強調無人機對緬北戰局的影響是事實,而強調外部勢力亡緬之心不死,要全Tatmadaw隨時提高警惕則是宣揚大緬族主義對付少數民族這張舊牌已不好打,因為緬族的“人民保衛軍”的存在,只能用所謂外部勢力干預,為自己凝聚軍心民氣做最後的政治動員和努力。
緬甸Tatmadaw政府在竭盡全力尋求“外部勢力”支持時,由於在世界上缺乏同情者,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現在只能病重亂求醫,向有點自顧不暇的俄羅斯求助。
坦率說,敏昂萊如果繼續作死,隨著民族武裝做大,搞不好就有個別民族武裝宣佈獨立了。緬甸如果真發展到那一步,中國也不會干涉,因為緬甸的一切都是緬甸內政,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當然,真發展到哪一步,那完全是當局不聽大國的良言相勸導致的,因為大國已指明瞭光明大道。明明可以選擇一條光明大道,如果非要選擇一條不歸路,那也只能罷了。
因此王毅外長此趟出訪先去緬甸,就是為了說服敏昂萊政府出於大局的考慮,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到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上。通過“做大蛋糕”的方式,緩解緬北地區各方對立態勢,讓更多的人放下武器,投身到家鄉經濟建設。
中國想要的不是一個滿地雞毛的緬甸,而是一個和平穩定的緬甸。緬甸當前混亂現狀導致中緬經濟走廊框架下的一些合作項目很難推進,也受到延誤。這一方面整個社會動蕩所帶來後果,另一方面則是Tatmadaw政府本身也沒有足夠意願來推動這些項目,原因之一是自己作為一個通過政變方式上台的政權,其實也非常清楚自己只是一個過渡性政府,軍方認為在看守政府手上並不適宜推動這種大型合作項目,它可能更願意推動一些“小而美”或“短平快”的項目,所以目前中緬經濟走廊的很多項目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相關報導:
林錫星觀點:緬北臘戌最近戰況
|
更多文章
)
2024年8月16日,中國、老撾、緬甸、泰國在泰國清邁舉行四方外長非正式會晤,王毅指出,中國對緬友好政策面向全體緬甸人民。我們始終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支持緬甸維護主權和國家統一,支持緬甸通過對話協商實現國內和解,支持緬甸找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2024年8月16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九次外長會在泰國清邁舉行。會後,外交部長王毅在會見記者時談及緬甸問題。
8月14日,中國外長出席瀾湄合作外長會前,到訪內比都(Naypyidaw),會晤緬甸領導人敏昂萊。當著緬甸領導人的面,王毅說了兩句話,一句是,作為友好鄰邦,中方反對緬甸生亂生戰,反對域外勢力干涉緬內政;第二句是,反對任何挑撥中緬關係,抹黑中國的言論行為。
應邀赴緬甸訪問期間,王毅會見了緬甸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前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丹瑞(Than Shwe)和副總理兼外長丹陏(Than Swe)並舉行會談,表明中國堅定弘揚中緬“胞波”情誼,奉行不干涉內政原則,奉行面向緬甸全體人民的對緬友好政策。作為負責任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始終致力於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中國支持緬方維護獨立、主權、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支持緬方致力於國內和平穩定、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支持緬方按照新的“五點路線圖”,在緬甸憲法框架內實現國內政治和解,通過大選重啓民主轉型進程。中方反對在緬甸國內挑動內亂內戰的行為,反對域外勢力蓄意干涉緬甸內政,反對任何挑撥離間中緬關係、抹黑污蔑中國的言行。
曾是8888(1988年8月8日)學生運動頭目之一的“人民黨”黨魁吳哥哥基(U Kyo Kyo Gyi)2024年7月27日在TIK TOK發佈視頻,對緬甸局勢加以評論時說:不要總是指責他國,我們首先應該明白,我們國內的衝突事件,我們自己才是主要當事人。周邊鄰國並不是真正當事人。主要還是依靠我們自己如何處理解決衝突事件的能力。
思考這個戰略問題的恐怕不止敏昂萊,還有丹瑞以及整個緬甸軍事集團。如果敏昂萊真的想不明白,丹瑞會怎麼做不得而知,畢竟丹瑞已經九十高齡了,不知還能不能管得了敏昂萊?
(相關報導:
林錫星觀點:緬北臘戌最近戰況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