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5日起,桃園市政府正式推出針對本市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幼兒的「腸病毒71型疫苗」補助計畫。凡設籍桃園市、年齡滿2個月至未滿2歲的孩童均可申請,每名孩童最多可獲得3劑疫苗接種補助,每劑補助金額最高達4,000元。市府呼籲家長把握機會,前往市府合作的醫療院所為孩子接種疫苗,降低腸病毒感染風險。市長張善政表示,目前正值腸病毒流行期,幼兒感染腸病毒的風險增高,尤其在幼兒園或托嬰中心,一旦有孩童感染,可能會導致全班停課,增加家長的負擔。為了降低腸病毒傳染風險並減輕市民經濟壓力,市府經研議後推動了這項疫苗補助計畫,預計將有800名嬰幼兒受益。符合資格的家長可帶孩子至32家合作醫療院所接種疫苗,詳細資訊可查詢【合作醫療院所列表】(https://reurl.cc/LldEW3)。
桃園市衛生局指出,作為六都中最年輕且生育率最高的城市,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各項婦幼健康政策,以支持年輕父母安心生養。這些政策包括凍卵補助、生育津貼多1胎加1萬、好孕專車2.0、支持企業托育、產婦心理諮商、擴大托兒據點等。此外,針對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篩檢的補助自8月1日起進一步放寬條件,將未曾接受檢查的孕婦和新生兒納入補助範圍,旨在鼓勵早期篩檢和預防,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相關報導: 「全球性病毒回歸」新增20死!門診醫嚇壞:10人發燒8確診…少做1動作恐引重症 | 更多文章 )
衛生局特別提醒,隨著9月開學在即,學童之間的接觸頻繁,腸病毒傳染風險也隨之增加。若幼兒出現感染症狀,應立即在家休息,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感染後一週內,家長需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如有上述症狀,應立即送往桃園市5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聖保祿醫院等)就醫,以確保能在黃金時間內獲得治療,降低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