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牽動加薩與中東戰爭的關鍵─以色列、伊朗與哈馬斯的安全困境

筆者提到,納坦雅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表示以色列將在未來保留對加薩走廊的「壓倒性安全控制」。(美聯社)

近來圍繞加薩局勢的三起事件,揭示了衝突升級的新跡象。

第一是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訪美的相關表態。7月24日,納坦雅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表示以色列將在未來保留對加薩走廊的「壓倒性安全控制」,接著稱加薩走廊「應該有一個由巴勒斯坦人管理的文職政府。」至於各方關注的停火談判,納坦雅胡雖沒有直接評論,卻表示只要哈馬斯投降、解除武裝,「戰爭將在明天結束」,但如果哈馬斯拒絕,以色列就會持續戰鬥,直到終結哈馬斯在加薩的統治。

而針對國家與真主黨及伊朗的衝突,納坦雅胡雖表示,自己傾向以外交方案解決北境衝突、讓以色列北部居民重返家園,卻也稱「以色列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恢復安全」,這個表述被視作以軍將對黎巴嫩真主黨採取動作的預告;此外納坦雅胡還提議與域內阿拉伯國家共組名為「亞伯拉罕聯盟」(Abraham Alliance)的安全同盟,以制衡伊朗及其麾下的「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

第二是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升級。7月27日,真主黨疑似對戈蘭高地(以色列佔領地帶)的邁季代勒舍姆斯(Majdal Shams)發動火箭襲擊,造成12名以色列兒童與青少年死亡,另有34人受傷。基本上這次襲擊是去年10月哈馬斯閃擊後,真主黨與以色列持續交火的系統性結果,以色列已為此疏散北境數萬平民,雙方的衝突力道也持續上升。據以色列媒體表示,這次攻擊是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數量最高的平民傷亡。

可想而知,以國內部群情激憤要求回擊。7月28日,納坦雅胡召開安全內閣會議,批准以色列對真主黨的軍事回應,雖說真主黨官員在29日表示,不希望與以色列爆發全面戰爭,以色列外交消息人士也告訴路透社,以色列的打擊不會上升為與真主黨的戰爭,「因為這不符合以色列利益」,以黎衝突還是難止升級趨勢。7月30日,以軍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宣布擊斃真主黨軍事指揮官及戰略部門負責人舒庫爾(Fuad Shukr)。

第三是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遇刺。7月31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公共關係部發布聲明,稱哈尼亞與保鑣在德黑蘭死於暗殺。遽聞,哈尼亞此行是為參加伊朗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的就職儀式,同時會晤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卻沒想到就此客死他鄉,其哈馬斯政治局主席職務已在8月6日由加薩領導人辛瓦爾(Yahya Sinwar)接任。

至於凶手身分,國際各方心照不宣,種種猜測影射直指以色列;而以方雖未直接認責,卻難止美國、甚至以色列媒體都把自己當成主使加以分析。哈馬斯高級成員祖赫里(Sami Abu Zuhri)也在哈尼亞死訊公開後表示,哈馬斯既是機構也是意識形態,不會受領袖遇刺身亡影響,接下來即將發動解放耶路撒冷的聖戰,作為受襲國的伊朗更是誓言報復以色列。 (相關報導: 風評:麟洋奪冠,央視不播網民口頭轉播 更多文章

其實不論是加薩鏖戰、以黎邊境交火還是哈尼亞在伊朗境內遇刺,一系列事件既始於去年10月的新一輪以巴衝突,也源於伊朗與以色列的持久對峙。而從加薩戰火難止到區域大戰山雨欲來,兩個重要問題牽引了加薩煉獄與當代中東的和平難題:戰後加薩的秩序爭奪、以色列與伊朗的持久衝突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