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真研究生產力的原因是我自己的生產力低落。我太貪睡,愛瞎聊,閱讀太多東西,整天聽音樂、看電影,也買了很多酷炫的3C產品,沉溺其中、無法自拔。要不是有這套生產力系統,我一定是一事無成,甚至不會寫出這篇文章了。然而,每次瀏覽社群媒體時,我們看到的都是生產力超標、健康又富有的人,但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我不確定,我只知道人不可能每一分每一秒都能維持極高的工作效率,想要提高工作效率,關鍵在於擺脫目前養成的低效率壞習慣。後面列出十種大家應該減少或戒除的低效率壞習慣,如果你中了一、兩個還不用擔心,只要是人都會有效率偏低的時候,但如果你有五個以上的壞習慣,可能該做出更多改變了。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人想要變成缺乏生產力的人。
工作做太多
我有時候會連續工作十二或十三小時,中間只休息一下(去運動和吃飯)。我可以保持這種狀態兩三天,但超過這個上限我就會覺得很崩潰,難以完成手上的工作,甚至興起根本不想把事情做完的心情。這不是好事,因此我學會更加仔細地評估自己的工作量。美國文豪海明威曾試著在職涯巔峰停下腳步,這也是我新的目標,但是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總是希望事情現在快點做完。
請好好了解你自己、你的工作和你的任務期限,假設你沒有期限要趕,不妨放鬆一點,把精力保留給真正需要的時刻。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
擔憂太多
如果我破產了怎麼辦?如果我失業了怎麼辦?如果她不愛我怎麼辦?如果我得了癌症怎麼辦?如果這架飛機墜毀怎麼辦?如果我失明該怎麼辦?如果我⋯⋯
你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看不清這種思考方式其實非常自以為是,所有的問題永遠圍繞著自己打轉。對於這種心態我可是再清楚不過了,前面那一串例子都是我的經驗談,但現實是這樣的:你當下這一秒不會死啦!
所以省省力氣,別擔心東擔心西了,趕快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吧。(我也知道這習慣不是說改就改,但你還是可以努力練習停止擔憂。)
固執己見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跟人打交道,心裡可能都曾浮現過一些質疑:「我為什麼要聽這個傢伙的話?」「她又知道什麼?」除非我們先聽完別人的意見,否則永遠不會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如果你老是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人,就永遠聽不進去別人說的話。
每個人多少都有固執的一面,有些人很明顯、甚至到了偏執的地步,也有些人只是有一點點固執。不得不說,固執也是一種好的特質,例如對他人的批評充耳不聞,不會一直被其他人的想法牽著鼻子走。然而在人際關係中,固執己見容易引來問題,我們的生活和職涯都建立在人際關係這項基礎上,因此拒絕與他人合作(或接納他們的意見),你對其他人而言就是來搞破壞的害群之馬,請記得這件事。
我常常提醒自己「固執可能是件壞事」,但有時情況真的太糟糕,我甚至連自己的心聲都聽不見⋯⋯這一點我只能繼續努力。
瀏覽資訊
「瀏覽」雖然是個動詞,但並不是真正的執行動作。我每次準備寫部落格文章的時候,總是會無緣無故地先跑去檢視後台數據,接著我回過神來:「瀏覽這些有獲得什麼成果嗎?」
答案是什麼都沒有,就只是接收了許多不相關的資訊而已。我盡量將「瀏覽」的次數保持在最低限度,並為此刪除了手機上所有新聞和社群媒體app──我甚至不用手機收電子郵件,以避免自己有亂滑手機的機會。我只想在有時間回覆電子郵件時,才查看信箱。
「瀏覽」是我們無法完全消除的習慣,像我自己依然非常關注NBA的最新消息,請試著只選擇一、兩個你真正喜歡的主題瀏覽就好,其他的就全部刪除吧。說實話,不瀏覽也並不會真的錯過什麼重要的東西。
逃避生活
我一直到兩年前都還會在感受到壓力時,說出「我需要喝一杯」或「我要去度假」這樣的話,在工作方面或人際關係中遭遇挫折,我也經常寧願假裝這些問題不存在。雖然有時候我願意跟別人討論,但其實真正原因在於自己內心有著更深層的課題。那時候我不喜歡我的工作、不喜歡我的感情關係,也不喜歡我居住的地方⋯⋯簡言之,我就是不喜歡我的生活。
但我有努力做出改變嗎?沒有,我一直逃避問題。一時的逃避讓人得以保留些許精力繼續容忍糟糕的生活,但你我都知道,除非找出問題的根源並加以解決,否則問題不可能自動消失。我經歷了慘痛的教訓才明白這一點,如今也學會在問題惡化之前就趕快處理。
對所有事情都說「好」
大多數人都害怕拒絕別人,也許是因為不想讓人失望,又或者覺得說「不」會渾身不舒服。然而,如果你一直說「好」,那麼就等於在過別人的人生,請好好思考這一點。我們內心深處都知道這是事實,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只會讓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假如你想要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那麼現在起就試著對很多事情說「不」,只需要對你認為重要的少數事情說「好」就行了。
企圖把所有事情都記在腦中
我知道,你覺得自己記憶力驚人、腦袋聰明,所以什麼都記得,對吧?
大錯特錯!不把自己的思緒、點子和任務等事項記錄下來是很愚蠢的行為。過度依賴記憶就會浪費大量的腦力,如果你把事情都寫下來,就可以挪出腦力去做其他事情,比如說解決問題。這個小技巧真的很有用,能夠為你的職涯發展帶來大大的提升。
如果你有寫日誌的習慣那效果更好,但有鑑於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寫日誌,所以只要練習「把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寫下了什麼?
對自己要求嚴苛
「對。」恭喜你面對「生活」這個大魔王,能順利存活至今,你該為自己感到驕傲。你起床後所做的一切都代表你是個英雄、勝利者。
忽視學習的重要性
「耶,我畢業了!我再也不要念書或學習了!」如果你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最好自我檢討一下。有誰可以只學完一件事就永遠停止學習?我真不知道為什麼人類的大腦裡會有這樣的想法。常有人認為「離開學校之後就可以停止學習」,但實際上是:「一旦停止學習,你的生命便就此停滯。」請好好投資你自己,無論是學習新知、看書、上課、看影片,總之,永遠都要持續學習新事物。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有效率,對生活更加好奇、有幹勁。
(相關報導:
想做的事很多,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時間管理超強3秘訣,學會就能告別瞎忙人生
|
更多文章
)
討厭規則
我想大多數人都很討厭規則,這是從小養成的心理。「為什麼我必須這樣做?又為什麼必須那樣做?」因為規則會讓你變得更好,傻孩子。等我們長大成人,終於可以不必再遵守規則,很多人就開始放飛自我。
「規則沒有用啦。」我一度這麼認為,也自認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不該受到規則的拘束。現在回想起來實在覺得自己很白癡,「規則」其實是人生中最棒的事物。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規則,我們會變成整天攤在沙發上吃垃圾食物的大懶鬼。生產力的第一條規則就是:制定規則。當然,如果你不想要過有生產力的生活,那麼把規則拋到一邊也無妨。不過我還是要強調,規則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並且充分活出理想生活。
喬許‧韋特曼(Josh Weltman)擔任廣告創意總監超過二十五年,也是知名影集《廣告狂人》的聯合製作人,他在著作《引誘陌生人》(Seducing Strangers)對於規則有著非常中肯的見解:「解決問題其實需要結合『自由』和『約束力』兩大元素。每次聽到『盡情發揮』或『跳出框架思考』,我就能根據長年的經驗預測事情發展──又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會被浪費掉。」
好消息:規則是由你制定
舉例來說,我自己訂下的一個規則是永遠不要抱怨。另一個重要的規則是要求自己每天閱讀、運動,而且每天晚上都要安排好隔天的優先事項。一旦結合所有生產力規則,你就擁有一套特別的個人系統,足以改變一切。
我憑藉自己的系統變得更聰明、更好、更快樂、更有效率。我花了好幾年的時光才發現系統是個好東西,然後又花了幾年的時間才建立自己的系統,但是非常值得。因為現在的我變得很有生產力,這樣的變化對於一個沒有生產力的人來說還不錯吧?
作者簡介|達瑞斯‧佛瑞克斯(Darius Foroux)
致力於部落格分享自己對於生活、商業經營和提高生產力的見解,如今每個月有超過五萬人次的部落格瀏覽量。他的文章常見於《時代雜誌》、《觀察家報》、《Fast Company》、NBC新聞網等各大媒體。
著有七本書,其中包含暢銷書《直接思考法》(Think Straight)和《自由的代價》(What It Takes To Be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