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陰影籠罩全球,消費者有感於萬物齊漲,特別是日常消費品,因此許多人勒緊褲帶,以因應高漲的生活成本。近幾個月雖然通膨趨緩、降至3%左右,部分日常消費品公司仍推動折扣與促銷活動,試圖讓銷售量回到疫情前水平,消費者也能從中受惠。
盡管如此,投資人卻不太買單。例如消費食品公司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於6月底發布2024財年第4季財報,營收為47.1億美元,不僅比去年同期下跌6%,還低於分析師預期的48.5億美元,因此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下個財務年度將要擴大優惠券活動,並將促銷強度回復到疫情前的程度。消息一出,當天股價跌了4.8%,凸顯當前消費品業者的困境,是陷入「該降價促銷還是產品升級」的兩難抉擇。
聚焦低收入者的品牌更傾向促銷,但投資人不樂見
近年通膨居高不下,使得低收入消費者與高收入消費者的購買力日益分化,高收入者受通膨影響程度較輕微,但低收入者購買日常用品時深感困窘拮据;消費品公司依照各產品定位不同,其受到市場分化的影響也不同:有些公司將部份產品線定位主要面向高收入者,例如寶僑(P&G)和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但也有的企業主打平價、實惠型產品,例如以清潔產品著名的高樂氏(Clorox)。
瞄準高收入者的企業偏好投資創新,合理化產品升級後可以提高的售價,這個過程稱為「高級化」。商品高級化一直是寶僑的銷售策略,該公司產品往往是其所經營市場中的高級品項。寶僑財務長Andre Schulten就在6月股東會中,肯定自家產品在高級商品類別中廣受消費者歡迎。金百利克拉克執行長Michael Hsu在第1季財報會議上也表示,該公司高級產品的成長頗為強勁,這個道理不難明白,畢竟就企業長期發展而言,產品高級化能夠帶來更多獲利,更好地驅動企業成長。
相較之下,雖然高樂氏也在高級產品市場占一席之地,然而大部分產品仍是面向低收入消費者,與許多消費通路的低價自有品牌一同競爭。對於面向低收入消費者的業者來說,雖然調漲價格是通膨下不得不的選擇,但他們還是傾向推動促銷活動,以留住主要客群、提高銷售量。高樂氏就為了推升銷量而積極推出促銷折扣,期望恢復疫情前水平。此策略在短期內能帶動買氣,長期卻非投資人所樂見。 (相關報導: 物價高漲驚動央行理事,強調不可放鬆打擊通膨:「如果要升息也會贊成」 | 更多文章 )
業者的兩難:該促銷提升短期銷量,還是升級產品確保長期發展?
根據聯準會調查,2023年具備400美元(約新台幣1萬2600元)以應付突發支出的美國人比例為63%,低於2021年的68%,而這項數據在2021年前穩定成長,顯示如今民眾的現金儲備正在減少。另外,去年3月因應疫情的SNAP(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福利政策即將到期,部分家庭的食品預算未來每月將減少數百美元。福利到期加上連年通膨,根據雀巢2024年第一季財報,已使得低收入美國家庭的購買力減少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