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民健保制度將於明年上路滿30年,立法院16日通過主決議,要求衛福部應進行健保改革,並在明年6月30日前,達到平均點值每點0.95元,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受訪時表示,健保點值要達平均每點0.95元挑戰很大,初估需挹注700億元,目前盤點出的金額還不到一半。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言,點值保障入法喊得很大聲,但到最後藍綠白都扛不住只好作罷,而接下來「台式健保」怎麼改革,目前也沒看到周延論述,就只是流於討價還價。
沈政男17日於臉書發文指出,健保點值保障入法,原先「1點1元」、「至少0.95元」要進入立法院會表決,但最後改以主決議的方式取代,也就是行政部門承諾明年上半年底以前把點值弄到至少0.95元;而決議的效力,若屬立法院職權範圍,就有《憲法》的拘束力,但健保點值並不是立法院職權,根據司法院釋字419號就只有建議性質,因此明年6月30日,若健保點值未達0.95元,立法院也不能拿行政院與衛福部怎麼樣。
不過,沈政男直指,就算健保點值在明年6月30日達到0.95元,那麼明年下半年、後年呢?想必也就是所謂「滾動式檢討」,到時候再看看接下來怎麼辦;若要入法、寫進法條,即使沒錢做不到,也都得「去偷、去搶」,但顯然點值保障入法,喊得很大聲,到最後大家想一想,藍綠白都扛不住,只好作罷。
健保每點0.95元預算需多少?沈政男:多700億恐都不夠
沈政男續指,健保點值每點0.95元,衛福部說預算要增加700億,但這是根據目前的醫療花費計算,而現制是沒有保障點值,大家一方面要衝量,另一方面也擔心衝過頭導致點值下降,等於有剎車作用;如今,保障0.95元來了,各界當然衝得更猛了,因為至少打95折,衝越多領越多,所以到了明年6月底,健保總點數可能會創下新高,700億恐怕都不足以填滿缺口。
沈政男說明,現在健保預算每年增加4、5個百分點,是採總額管制,因為錢就這麼多,但在總額施行前,在健保草創那幾年,每年健保花費成長14個百分點,他記得那時,「日子超好過」,再怎麼申報健保,都不會被核刪,報越多領越多,但沒幾年健保就扛不住了,只好採取總額制,一做就是這麼多年。
針對當年健保花費每年增長14個百分點,沈政男解釋,這些年浮動點值大部分時候約0.87到0.88,也就是衝量後比健保預算多了14個百分點左右,當時健保草創,沒有總額制,等於1點1元,每年衝量之下有14%缺口,但到了現在的浮動點值,有了剎車作用仍是14個百分點,可見如果點值保障設下去,缺口一定超過14%。
指健保點值討論缺模型 沈政男:改革流於討價還價
沈政男提到,這類討論應先計算出一個模型,比如1點1元或1點0.95元保障之下,總點數會衝到多高?但可惜只看到各界喊點值,卻沒看到效應評估,而沒有效應評估,就不曉得真的做了會有多大的缺口,也當然就不敢入法,只能先弄1年來做看看。
沈政男分析,健保預算現在每年成長4、5個百分點,對醫界來說根本不夠,證據就是缺工、急診壅塞等,還有人扯到拿股市曲線來證明自己「很有腦子」,但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缺工是台灣經濟的普遍現象,不是只有醫療;急診雍塞,則是全世界的共通現象,也不是只有台灣,「醫療花費GDP占比台灣高的國家,急診照樣雍塞到不行。」
「給醫界多一點錢,讓醫療做得更好,當然是好事,問題是錢從哪裡來?」沈政男表示,這件事情的本質,跟「五大皆空」、「偏鄉找不到醫師」是同件事,也就是30年前創立的「台式健保」,所謂單一保險人制度,也就是國家一把抓的計畫醫療經濟,已經沒辦法應付現在的經濟規模與生活水平了。 (相關報導: 幕後》新竹市爭霸戰!高虹安請辭拚補選? 林智堅敏感時刻現身 | 更多文章 )
沈政男提到,南韓健保完全模仿台灣,現在的問題也完全一樣,南韓醫生很強硬,寧願被吊照也要抗議政府增加醫學系錄取名額,問題是8成民意支持政府的作法,而台灣離島開出高薪,依然招不到醫生,就跟醫院招不到護理師、營造業招不到工人、餐飲業招不到服務員都一樣,年輕人就是不想做辛苦、受侷限的工作,寧願少賺一點,也要輕鬆自在過日子,「接下來『台式健保』要怎麼改革,目前看起來也沒看到周延的論述,就只是流於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