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境內的希臘部隊發動政變,企圖讓賽普勒斯和希臘合併,促使土耳其同年7月20日出兵保護賽普勒斯土耳其裔,賽普勒斯南北分裂至今50年。《南華早報》1月指出,身為歐盟成員國的賽普勒斯則因北賽普勒斯問題,成為歐盟對台政策難有進一步討論的因素之一。
土耳其出兵控制的北賽普勒斯地區於1983年成立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TRNC),目前僅獲土耳其給予外交承認。北賽普勒斯總統塔爾(Ersin Tatar)11日接受《法新社》訪問時強調:「每天,我們都在爭取承認...... 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處於太多劣勢,(像是)禁運、孤立。」
塔爾表示:「我想要的是齊心協力,找到務實、公平、公正且持續的解決方案。不過要在平等基礎上,主權平等基礎。」由於希臘裔為主的南賽普勒斯尋求加入歐盟,聯合國想藉此解決問題,推動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領導的賽普勒斯統一方案,即通稱的「安南計畫」(Annan Plan)。
該計畫是讓統一的賽普勒斯採聯邦制,由希臘裔和土耳其裔2個自治區組成,並於2004年4月24日進行公投,結果在北賽普勒斯有超過64%居民贊成,但在南賽普勒斯有逾75%反對,該計畫破局。南賽普勒斯同年5月1日正式成為歐盟一分子,且被承認代表整個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不是被遺忘的歐盟角落」,新任歐洲議會議長梅佐拉(Roberta Metsola)17日強調,歐盟成員國被迫分裂不單是賽普勒斯問題,而是歐洲議題,「只要賽普勒斯仍分裂,歐洲就不完整」,並稱歐盟有責任合作推進依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歐盟理事會結論和歐洲價值的雙區域、雙自治聯邦主權國家。
2023年12月,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左)與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會面。(AP)
南賽普勒斯想重啟統一談判
2023年2月上任的賽普勒斯總統克里斯托多利底斯(Nikos Christodoulides)在競選期間就表明,重啟與北賽普勒斯的談判是優先要務,並要求現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任命負責此事務的特使,而1月出任該職的哥倫比亞前外交部長歐爾根(María Ángela Holguín)已在7月10日提交報告。
根據賽普勒斯媒體15日報導,克里斯托多利底斯和塔爾都在等待古特雷斯的會談邀請,前者持正面態度,表示很快會做出巨大努力達成統一目標;後者沒有明確表態,僅重申對話條件,即承認北賽普勒斯主權。報導稱,北賽普勒斯的立場可能會在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20日到訪後才更明確。
土耳其媒體《晨間日報》(Daily Sabah)6月指出,艾爾多安預計20日到北賽普勒斯國會演說,並觀禮閱兵,且艾爾多安有邀請土耳其最大在野黨「共和人民黨」(CHP)黨魁厄澤爾(Özgür Özel)同行;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應克里斯托多利底斯邀請,同天到賽普勒斯參加「反占領」活動並發表演說。
(相關報導:
突訪俄羅斯已經讓歐盟跳腳 匈牙利總統奧爾班去中國前參加這活動又惹議
|
更多文章
)
土耳其博盧貝索爾大學(Bolu Abant İzzet Baysal University)教授卡辛(Kamer Kasım)告訴《風傳媒》,安南計畫被希臘裔方拒絕,這表明其不接受雙區域、雙自治且政治平等的聯邦國家形式。他提到,土耳其裔方現在支持「兩國方案」,「我看不到賽普勒斯在這國際氛圍下的統一可能」。
土耳其新聞平台《葉特金報告》(Yetkin Report)17日指出,歐爾根在向古特雷斯提交報告前,先發布公開信,內容暗示希臘裔和土耳其裔雙方都想維持現狀。至於賽普勒斯對台灣議題極為敏感,則因2011年時任土耳其歐盟部長巴吉斯(Egemen Bagis)提議,歐盟可以「台灣模式」與北賽普勒斯互動。
2023年6月13日,北賽普勒斯總統塔爾接見到訪的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AP)
澄清台灣和北賽差異很重要
土耳其媒體《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當時稱,這是土耳其首度正式提出「台灣模式」,尋求把此關係和任何外交承認建議明確脫鉤。我國政治大學訪問學者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直言,北賽普勒斯和台灣的問題基本上不同,澄清差異對避免任何誤解、不準確比較至關重要。
塞巴斯蒂安.康丁回覆《風傳媒》提問說,台灣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動態連結,包括美中關係、區域安全顧慮、國際貿易和科技力量,使其擁有巨大的全球戰略重要性,反觀賽普勒斯在國際關係和區域穩定中,沒有同等的複雜度及戰略重要意義。
塞巴斯蒂安.康丁表示,台灣享有實質自治狀態,沒有聯合國會員身分,而國際社群廣泛承認「一個中國」政策;北賽普勒斯只獲得土耳其承認,國際社群把其視為賽普勒斯的一部分,賽普勒斯是聯合國會員,且被承認是整個賽普勒斯的合法政府。
塞巴斯蒂安.康丁指出,尼柯西亞(Nicosia)是全球唯一分裂的首都,且設有聯合國緩衝區,但台灣是有明顯政治地位的自治島嶼,沒有和賽普勒斯相同的內部領土分裂情況,「雖然北京當局宣稱有該島主權,台灣則以與中國大陸分開的實體狀態運作」。
另外,卡辛2017年曾發布比較台灣、科索沃、賽普勒斯問題異同的報告,結論稱後2者較相似,因為都是有2個主要民族、2種宗教信仰、2種語言及文化,並宣稱擁有相同領土的主權。他表示,認同問題在賽普勒斯問題上特別重要,且若有衝突歷史,強迫這群人在同個領土生活會造成安全困境,加劇暴力衝突。
與我國發展關係態度消極
卡辛在報告稱,歐盟讓希臘裔治理的南賽普勒斯加入,且代表整個賽普勒斯的做法很矛盾,因為捷克斯洛伐克分為2個國家,各自成為歐盟會員國。曾到台灣訪問研究的他指出,儘管兩岸有族裔、文化、歷史連結,但兩岸政權差異,以及特別是台灣民意,將決定兩岸關係和可能的結果。
若賽普勒斯統一,是否會改變對台灣的態度?塞巴斯蒂安.康丁認為,這要從賽普勒斯的歐盟成員身分、依循國際法和區域考量的脈絡來看,而賽普勒斯與遵循「一個中國」政策的其他歐盟成員國立場一致,推測不論是否統一,賽普勒斯對台灣的態度都取決於歐盟整體立場。
不過賽普勒斯在歐洲議會僅有6席,且主要關注歐盟和土耳其關係,以及歐盟東擴議題,加上中國是其主要貿易夥伴,又因在北賽普勒斯問題上要取得中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支持,所以對與我國發展關係的態度消極。2021年11月,中國和賽普勒斯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曾說,戰略夥伴關係不僅表明雙邊各領域交流合作密切,也顯示在國際和區域事務中協調配合,而中國已和逾80國建立此夥伴關係。當時聯合聲明表示:「賽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賽普勒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努力。」
2024年6月,聯合國維和部隊在南北賽普勒斯首都尼柯西亞的緩衝區巡邏。(AP)
不認為賽普勒斯會改變立場
根據新加坡學者莊嘉穎2023年2月發布的資料,賽普勒斯的「一個中國」政策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是唯一合法中國政府,但沒明確提及台灣主權。2022年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2024年1月我國總統大選後,賽普勒斯均重申其「一個中國」政策。
據悉,中國對賽普勒斯頗具影響力,且會以國家統一是雙方共同目標做宣傳,像是中國大使劉彥濤2023年6月向賽普勒斯媒體簡報時,重申支持「一中一賽」立場。對於中國利用賽普勒斯影響歐盟和台灣的關係,塞巴斯蒂安.康丁稱,經濟獎勵可能會被用來影響賽普勒斯在歐盟框架內的立場。
塞巴斯蒂安.康丁告訴《風傳媒》,歐盟整體雖依循「一個中國」政策,但成員國各自可與台灣有經濟、文化往來,「中國或許會要確保賽普勒斯對台灣的立場,與歐盟範圍內的政策一致」。至於希臘態度,他回道,希臘主張賽普勒斯統一,且與歐盟立場一致,遵循「一個中國」政策。
卡辛向《風傳媒》表示,土耳其和北賽普勒斯在外交議題上一起行動。土耳其的「一個中國」政策和賽普勒斯相同;希臘則提及「注意到」(take note of)PRC宣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主任楊雅嚳(Jakub Janda)直言,賽普勒斯不太可能改變對台立場。
「這對賽普勒斯而言是系統性問題」,楊雅嚳告訴《風傳媒》,就像西班牙對加泰隆尼亞分離問題,以及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立場一樣,「他們傾向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不想因與台灣有任何關係而讓中國共產黨不爽,所以對台灣來說,(與賽普勒斯)沒有任何政治合作的務實機會」。
《半島電視台》說,用250萬美元買公民身份很划算,不僅更加安全,出國旅遊有免簽證待遇,也更容易移動存款。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當時警告,賽普勒斯護照恐怕不會有保護作用,因若到了緊要關頭,賽普勒斯不會挺身對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