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性千千父母均在早年過世,從小由哥哥嫂嫂扶養長大,不料成年後哥哥也車禍身亡。千千看報導發現,許多單身人士死後財產被充公,若要避免這個情況,可以怎麼做?她能把遺產分給嫂嫂和姪子嗎?
不婚不生單身族,財產不小心就進了國庫
很多人誤以為,自己一輩子辛苦賺的錢,過世後,理所當然會留給血緣最親的親人。即使自己沒有結婚生養小孩,但只要兄弟姊妹育有小孩,自己的財產未來就可以交給他們繼承。
事實上,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無論是姪子、姪女、外甥、外甥女以及他們的子孫,都不是法律規定的繼承人,除非有特別以遺囑指定要把財產遺贈給他們,否則,他們對於遺產沒有任何權利可以主張。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活得比所有「法定繼承人」還要久,而且又沒有事前寫下遺囑,在沒有任何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下,遺產就是無人繼承的遺產,依法「無人繼承」的遺產全部由國家取得。
近年不婚不生的單身族人數攀升,國庫進帳也跟著增加。對於單身族而言,他們的繼承人少了配偶及直系血親卑親屬兩者,法定繼承人不是平輩就是長輩,財產規劃上,會比一般人容易遇到前述兩個需要克服的問題:
·法定繼承人均已離世
我相信除了極少數人願意把一生心血交給國家以外,多數人即使不婚不生,還是會想把自己一生努力積攢的財富用於照顧自己想要照顧的親友,甚至是捐贈給需要的人。這種情況,一定要事先留下遺囑,才有法律上的依據,把財富交給自己愛的人。因此,對於在家中兄弟姊妹間年紀最小的單身族來說,平常可以先觀察親朋好友中有無特別需要幫助的對象,或是你真心信任、喜歡,希望過世後可以把愛傳承給他們的對象。
·繼承人年齡過高
單身族經常遇到繼承人年紀過大,難以管理遺產的問題。例如猝逝的單身女星羅霈穎,留下了大筆的不動產,第一順位繼承人卻是高齡九十四歲的母親。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羅霈穎的不動產要如何管理、使用,就成了所有親人要發揮智慧解決的課題。
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只要三個步驟就可以解決:事先寫好一份遺囑,妥善保管,並指定值得信賴的遺囑執行人。
遺產只能給有血緣關係的人嗎?
遺產繼承在法律規定上,在沒有寫遺囑的情況下,確實只能分配給法定繼承人。法定繼承人除了配偶外,都是和你有血緣關係者。
民法規定的繼承人,除了配偶以外,依序為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姊妹和祖父母,並不包含兄弟姊妹的子女,也不包含兄弟姊妹的配偶。因此,被繼承人如果單身未婚也沒有小孩,當父母、兄弟姊妹和祖父母均不存在時,等於沒有任何法定繼承人。
即使被繼承人在世界上仍有其他親屬,但只要不是法定繼承人,就無法主張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對單身族群來說,即使世上已不存在法定繼承人,大多仍希望遺產能分配給平時密切往來、關心自己的同居人或好友,或者捐贈給公益團體,把遺愛留給需要的弱勢族群。
只要透過預立遺囑,這些想法都是可以實現的。我常常告訴單身朋友,你們沒有法定配偶與子女,受到的特留分限制更少,在遺產分配時更能夠隨心所欲,做出自己真正喜歡的決定。
至於名下的不動產,也可以使用「附帶條件贈與契約」,也就是把房產贈與給要照顧你的人,但附帶條件是要照顧你一輩子。只要把照顧方法跟每個月負擔的金額,在贈與契約上記載清楚,如果受贈與方沒有照著做,可以撤銷贈與,將房產拿回來。
如果擔心先贈與房地產得多付稅金(如:土地增值稅、贈與稅),又沒有受到好的照顧,我建議可以採用「死因贈與契約」。雙方先簽訂贈與契約,最好經過公證或律師見證,房產等到被照顧者過世之後,照顧者就可以依照「死因贈與契約」跟繼承人請求,以此達成愛的心願,將財產留給照顧自己的人。
唯需要注意的是,當受贈人比立遺囑人更早過世,遺囑內容就不會生效。舉例來說,千千即使透過預立遺囑方式,把100萬元現金遺留給同居男友,感念他多年的陪伴與照顧。但假若男友比千千早過世,遺囑中把100萬留給男友的條款就會無效。
指定值得信賴的「遺囑保管人」與「遺囑執行人」
不同於年老後逐漸把財產交給下一代管理,單身者因為沒有配偶和子女,除了事先寫好遺囑,更需要同時安排可信賴的遺囑保管人及遺囑執行人。否則就算立了遺囑,也可能因為驟逝後找不到遺囑正本,無人得以執行,而讓遺囑沒有發揮作用,大費苦心立遺囑也成枉然。
遺囑保管是一項需要單獨看待且重要的程序,保管不是只有把遺囑放在家中某個角落或銀行保險箱,而是要指定值得信賴的人作為保管。
想像一下,一個家庭裡如果哥哥混黑道、妹妹是老師,爸爸在遺囑中交代要給妹妹多一點財產,如果沒有適當的遺囑保管人,爸爸的心願得以完成嗎?
如果今天是哥哥先看到遺囑,很有可能會將這份不利於他的遺囑銷毀。即使是妹妹先拿到遺囑,哥哥恐怕也不接受,或認為遺囑是妹妹假造的。但如果爸爸事前有將遺囑交給律師保管,就不會輕易被銷毀,甚至「找不到」,且當爸爸過世,律師出面提出宣讀這份遺囑時,家人有任何法律上的疑慮,律師都可以當場解釋,以保護妹妹的安全。
分到比較少家產的被繼承人,爭執的焦點會從對家人移轉到「遺囑本身」。而專業處理繼承的律師「只認法律不認人」,與繼承人無任何利害關係,也不會徇私偏袒任何一方。與其家人們彼此用情緒鬥來鬥去,我強烈建議將遺囑交給專業的律師來保管。
此外,遺囑保管人和執行人不一定要是同一個人,假如預算有限,選定律師作為遺囑保管人後,律師在宣讀完遺囑,再將遺囑正本交予事前遺囑內指定的遺囑執行人,著手辦理相關遺囑執行事宜。
民法第1209條第1項規定:「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之。」第1211條則規定:「遺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並未委託他人指定者,得由親屬會議選定之;不能由親屬會議選定時,得由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指定之。」
雖然法律並沒有硬性規定非要指定遺囑執行人不可,但訂立遺囑時,即在遺囑中指定好遺囑執行人,絕對是讓自己的遺願可以被完整貫徹的最好方法。若沒有選定遺囑執行人,過世後受遺贈人還要請求親屬會議或法院來指定,耗時費力。
遺囑執行人之工作內容與流程
·管理及保全遺產。·製作財產清冊。·申報遺產稅(六個月內)。·法院之限定繼承程序。·繳納遺產稅。·清償債務。·依遺囑內容執行。
遺囑執行人該找誰?
民法第1210條規定:「未成年人、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不得為遺囑執行人。」反過來說,就是只要成年、沒有被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都可以擔任遺囑執行人。實務上,繼承人或受遺贈人都可以擔任遺囑執行人,因此除了專業上的考量,可以找律師、會計師或地政士等專業人士來擔任外,也有人會選擇讓利害攸關的受遺贈人,或分得較多遺產的繼承人直接擔任遺囑執行人,讓遺囑被最有動力的人執行。
當單身者在遺囑裡指定要給其中一位家人2000萬,其他家人很有可能會不高興。尤其如果身邊的家人很強勢,更有可能因為遺囑,讓受贈者承受無端的壓力,拿到遺產同時像是背了黑鍋。
這種時候,找律師來擔任遺囑保管人與執行人就很重要了。透過專業的第三方來進行遺囑的保管跟執行,可以阻隔「情緒勒索」。對律師而言,情緒勒索不管用,必要時還可以透過法律程序制止親人不理性的行為,也能避免保管遺囑的親友比你早過世,得把遺囑拿回來重新找人保管的情況。
作者介紹|蘇家宏
財富傳承經驗超過二十年、經手案件超過一千件,洞悉法律與人性,擅長用獨到的觀點,從事件中發現常人難以察覺的關鍵問題,提供全面而與眾不同的法律建議,讓法律不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愛與和解的基礎。
尤其擅長以堅定的耐心發掘最佳的溝通頻率,以平和的心態協助當事人成就雙贏,透過和解,解決家人財富上的衝突。
多年來,堅信遺囑是情感跟人生價值的傳遞,財富只是媒介;預立遺囑最重要的,是希望能達到愛的傳遞,打造和諧安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