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民觀點: 李強訪問紐澳─短暫熱絡難改持久寒涼

2024年6月17日,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坎培拉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美聯社)

6月13日,中國總理李強開始了訪問紐西蘭、澳洲、馬來西亞的行程。 18日下午,李強在新澳兩國的訪問結束。

李強所訪問的兩個對象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以及新澳兩國與中國的關係,有共同點,也有區別。新澳兩國相鄰,主體人口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種,與美英關係緊密,也都是「五眼聯盟」的成員國之一,也是北約的重要連結國。這兩國在經濟上都是中國重要貿易夥伴,彼此之間需要彼此。

而不同點也很多。相對而言,紐西蘭與中國關係一直較友好,兩國間沒有過於麻煩的外交糾紛,紐西蘭也較少參與其他國家針對中國的軍事和外交活動。

而澳洲與中國的關係就頗有波折,前幾年更是降到建交以來的最低谷。中澳兩國因為國家利益、價值觀、一些具體衝突,長期處於糾紛和摩擦。澳洲作為大國,也更積極參與美英日等國主導的圍堵中國的組織和措施,也與英美共建了「維護亞太秩序」為目標的新軍事合作體系「奧庫斯(AUKUS)」。

不過,最近幾年,由於國際政治的變化、南中國海局勢惡化、中國內政外交的變動,澳新兩國都積極向美國靠攏、與英國和日本緊密合作,對抗中國的傾向越發明顯。紐西蘭雖相對對華友好,但整體也靠攏澳洲的立場。 2023年紐西蘭大選,右翼的國家黨勝出後,對華態度相對更強硬。

而中國方面,近幾年與美英、歐盟、加拿大與澳新等西方國家,日韓、越南、菲律賓等鄰國,關係都不佳,甚至衝突不斷。俄烏戰爭後,中國明顯偏向俄羅斯,中俄與北韓、伊朗、柬埔寨等國關係日益緊密,以圖對抗西方。世界顯著的變得重新分化,而澳新兩國都站在中國的對立陣營一面。中國自然也加強了對澳新的提防。

這樣,中國和澳新關係長期冷淡、與澳洲尤其衝突不斷,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這次李強訪問新澳兩國,並受到較熱情的歡迎,是否意味著中國與新澳的關係得以改善、回歸曾經的友好和睦呢?

筆者的看法是不樂觀的。首先,本次李強訪問新澳兩國,是一種常規的國事訪問,即就雙方關心的重要議題進行對話探討,並非扭轉關係的「破冰之旅」。雖然雙方就經濟貿易、軍事、地緣衝突等議題都有交流,但大多是例行公事的談論,不會有突破性的關係改善。

李強訪問新澳期間,中國與紐西蘭、澳洲僅在經貿方面達成實質的協議,其他如地緣政治和軍事互信等,都沒有成果。

2024年6月1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在官方歡迎儀式上與紐西蘭總理盧克森(左)和紐西蘭總督基羅(Dame Cyndi Kiro)
2024年6月1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在官方歡迎儀式上與紐西蘭總理盧克森(左)和紐西蘭總督基羅(Dame Cyndi Kiro)

這次李強訪問,在紐西蘭和澳洲都宣布中國將單方面免簽。這本是個重大利好。但在中國與澳新在內西方國家整體處於冷淡和軟對抗(且逐漸走向「硬對抗」)的背景下,恐怕很難引發澳新公民赴華的熱情。

即便在中國與澳新「有的談」的經貿領域,也不讓人十分樂觀。經歷三年疫情和「清零」政策衝擊、又有結構性問題的中國,當下經濟處於下行趨勢。中國也與澳新存在專利、市場進入、傾銷等問題的爭議。而西方與中國對抗的大背景,更讓與中國做生意的風險大增。所以,澳新工商界在內的人士,對投資中國、加大對華經貿往來,並不很熱衷,起碼也沒有上世紀末至2010年代那樣的投資熱情。 (相關報導: 李強出訪馬來西亞:中馬深化雙邊關係,東海岸鐵路考慮延伸至泰國 更多文章

對中澳雙方,還有一些更具體的問題困擾。幾年前,曾任職於中國媒體CGTN(中國國際電視台)的澳洲籍華裔記者成蕾,因間諜罪在2020年被中共拘捕並關押逾三年,服刑後被驅逐出境。這引發了澳方強烈不滿。這次李強訪問,成蕾出席了李強與澳總理的見面會,就坐在媒體人員區域時,還被中國方面人員以身體阻擋視線,後來中澳雙方公務人員還因此發生了面對面的爭執。這說明成蕾事件的風波沒有平息,仍影響著中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