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公布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檢視期間為2023年全年,本次未將任何貿易對手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新增日本為觀察名單,台灣、中國大陸、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越南仍是「留校察看」。針對美方對台灣提出3大建議,台灣央行也在今(21)日做出回應。
美國財政部匯率政策報告的三項檢視標準,分別為對美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逾15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超過3%或依美國財政部模型估算該經濟體有龐大經常帳缺口;淨買匯金額對GDP比率超過2%,而且12個月中有8個月以上為淨買匯。
根據本次匯率政策報告指出,台灣對美國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達481億美元、台灣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為13.9%、央行淨賣匯約28億美元,由於台灣僅觸及前述兩項檢視標準,因此續列觀察名單。
美方報告認為,新台幣匯率走勢主要受到美國及全球總體經濟趨勢等影響,另對台灣提出3大建議:
1、宜採行審慎的政策搭配措施,以更能抵禦外部衝擊,並改善經濟結構性問題以降低外部失衡。
2、密切關注非銀行的金融部門風險,包括匯率風險。
3、央行進行外匯干預應有限度,讓匯率走勢反映經濟基本面。
央行對此回應,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順暢,關於美方提出的建議,實與央行經營目標及匯率政策一致,未來雙方仍將在良好的互動基礎上,持續針對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交換意見。 (相關報導: 央行定調貨幣緊縮!楊金龍:這次重點是房地產,未來緊盯房市2大指標 | 更多文章 )
央行重申,新台幣匯率原則上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但是若有不規則因素(例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與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而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央行將本於職責維持外匯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