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汽車製造商,豐田在安全測試醜聞曝光後,已於六月初暫停了三款車型的國內交付。豐田、本田、馬自達、鈴木和山葉引擎等五家日本車企一同被指控,在新車型投產前的認證過程中對強制性測試程序進行了規避。有鑑於此,日本國土交通省官員於6月4日對豐田總部進行了突擊檢查。
全球汽車市場本已競爭激烈,這一醜聞的曝光更是對日本汽車銷售造成重大打擊。就在數月前,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 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電動車銷量的激增。
2015年,德國汽車巨頭福斯(Volkswagen)承認安裝非法軟件以符合廢氣排放測試要求,成為史上最大汽車醜聞之一,嚴重影響了福斯汽車的聲譽和銷量。
福斯汽車廢氣排放醜聞,又稱「柴油門」,也是史上最昂貴的汽車醜聞,福斯為此付出了超過300億美元(27.9億歐元)的罰款和賠償金。「柴油門」事件不僅打擊了福斯集團,還對多家汽車製造商造成了影響。
日本汽車安全測試醜聞是如何發生的?
豐田子公司大發在去年12月首次被指控存在不當行為。這家以生產緊湊型和小型汽車聞名的汽車製造商承認,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其64款車型的碰撞和引擎測試數據進行了篡改和操控。
為配合調查,大發已將日本國內所有生產暫停長達數月之久,並更換了總裁。
今年4月,日本國土交通省證實,大發生產的所有汽車均符合官方安全標准,並解除了禁令。
交通運輸部隨後指示其他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對過去十年的測試結果進行審查,並對任何認證違規行為進行上報。包括豐田在內的85家公司被要求進行此項審查。
還有其他日本汽車製造商也涉嫌造假嗎?
豐田隨後承認,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的六次評估中,對七款國內銷售車型進行的認證測試中存在重大造假行為。
豐田承認在碰撞測試中使用了不充分或者過期的數據,對氣囊的觸發和碰撞測試,以及對後排座椅的損害測試均存在問題。比如碰撞損害測試僅在引擎罩一側進行了測量,而不是按照規定在兩側都進行測量。此外,排放測試也被曝出造假。在此期間,存在測試問題的車型已停止生產。
其他汽車製造商的回應
豐田旗下的Corolla Fielder, Corolla Axio 以及 Yaris Cross三款車型已暫停生產。豐田在海外的生產未受影響。
本周,馬自達也承認在認證測試中存在類似的不當行為,包括使用錯誤的引擎控制軟件進行測試,以及在三款已停產車型的碰撞測試中存在違規行為。馬自達兩款車型Roadster和Mazda 2已經停產。
本田也承認曾在八年裡,在對數十款已停產車型進行的噪音和性能測試中存在不當行為。
山葉引擎承認,在對至少三款摩托車型的噪音測量時偽造了數據。
日本汽車安全測試醜聞能否與「柴油門」相提並論?
盡管業內人士表示,豐田等日本汽車爆出的安全測試醜聞與將近十年前福斯汽車的廢氣排放醜聞類似,但實際上,福斯「柴油門」的影響要嚴重得多。 (相關報導: 英國醫療「血汙染醜聞」!最終報告揭露「3萬人感染愛滋」,首相承諾全面賠償 | 更多文章 )
「柴油門是一樁刑事案件,涉及極端詐欺行為,目的是為了規避美國的環保法律,」德國汽車研究中心(CAR)前主任、費迪研究公司(Ferdy Research)汽車專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對德國之聲表示,「從這方面來看,日本汽車安全測試醜聞是無法與之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