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缺席的「烏克蘭和平峰會」即將登場 學者預測「停火短期無望,多數國家恐保持中立」

2042年6月11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和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參觀愛國者飛彈的訓練區,並向德國和烏克蘭的士兵致意。(美聯社)

烏克蘭和平高峰會將於6月15、16日在瑞士盧塞恩湖畔召開,身為東道主的瑞士政府表示,目前已有近90國確認出席,期盼藉此「啟動」烏克蘭的和平進程,日後更能舉行烏克蘭與俄羅斯雙方都出席的和平會談,為烏克蘭建立一個持久的「和平框架」。然而這次峰會美中不足的是,當事方之一的俄羅斯、以及與其「合作無上限」的中國都不會出席。

哲連斯基曾提出「和平方案」(Peace Formula)十項提議,不過隨著和平峰會臨近,哲連斯基上個月改口將着重討論其中的「核安全」、「糧食安全」,「交換戰俘」三個議題。原先十項提議中的「俄軍從烏克蘭全面撤軍」、「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是否會在峰會中提出討論,仍待觀察。不過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強調,剩下七個議題未來仍是烏克蘭的努力目標。

2024年6月13日,義大利G7峰會首日,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簽署雙邊安全協議。(美聯社)
2024年6月13日,義大利G7峰會首日,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簽署雙邊安全協議。(美聯社)

外界普遍將這場峰會視為哲連斯基為其和平方案爭取國際支持的平台,不過俄羅斯這次並未受邀,東道主瑞士稱「因為莫斯科無意出席」,克里姆林宮也說「沒有俄國參與的峰會不過是徒勞無功」;中國除了表態不參加峰會,更遭哲連斯基點名「施壓其他國家抵制峰會」,不過北京否認這項指控。

誰將出席峰會?

哲連斯基與瑞士除了邀請全球160個國家和組織出席,更著重「全球南方」各國,希望爭取南美、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的支持,這也是因為「全球南方」大多沒有跟隨歐美立場,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上反而與俄羅斯更為接近。

確定出席的國家與組織包括歐盟、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印度、加拿大、西班牙、波蘭、摩爾多瓦、愛爾蘭、冰島、奧地利、捷克、芬蘭、拉脫維亞、瑞典、克羅埃西亞、盧森堡、維德角、智利、菲律賓、新加坡、土耳其和泰國等;據傳巴西、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都不會出席。

2024年6月13日,義大利G7峰會首日,英國首相蘇納克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會面。(美聯社)
2024年6月13日,義大利G7峰會首日,英國首相蘇納克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會面。(美聯社)

拜登雖然13日在義大利跟哲連斯基簽署了安全協議,但據傳他接下來要趕回美國競選,因此出席瑞士峰會的美國代表將是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哲連斯基對此頗有不滿,他甚至表示拜登缺席將讓普京(Vladimir Putin)「起立鼓掌」,白宮則是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領導人比拜登更支持烏克蘭」。

討論哪些議題?

瑞士政府表示,這次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主要是為了「帶動」今後的和平進程,希望能根據國際法為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進行對話、為「和平框架」達成共識。雖然這次瑞士沒有邀請莫斯科,但還是希望俄烏雙方都能參與日後的和平對話、共同確定路線圖。

哲連斯基日前則表示,希望在瑞士舉行的和平峰會能夠重點討論「黑海的航行自由」(事關烏克蘭穀物出口與全球糧食安全)、「俄羅斯停止轟炸烏克蘭核電廠」、「交換戰俘以及讓被送到俄羅斯的烏克蘭兒童回家」。哲連斯基在法新社的專訪表示,越多國家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俄羅斯就越不能為所欲為。 (相關報導: 普京談核武立場:目前對烏克蘭「沒必要動用核武」 更多文章

2024年6月11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德國聯邦議院發表演說。(美聯社)
2024年6月11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德國聯邦議院發表演說。(美聯社)

中方也另外提出解決烏俄衝突的「6點共識」,並稱「已獲超過20國支持,俄烏也肯定共識的大部分內容,企圖對和平解決俄烏戰爭另起爐灶。北京的「6點共識」包括:有關各方降溫局勢、對話談判、加大相關地區人道主義援助,支持交換戰俘、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對攻擊核電廠、反對割裂世界及製造封閉的政治或經濟集團。另外還有局勢降溫3原則,即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煽風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