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華美議員因其問政風格和媒體曝光率成為焦點。她經常透過網路聲量處理問政,而倒底是不是關乎民眾需求,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這也不免令人質疑這背後真實目的為何。不過,光從她選擇的問政題目來看,楊議員似乎更傾向於利用聲量提升自己的曝光度,而非專注於民生議題。她在農業、觀光等地方事務上的表現乏善可陳,平時也很少參與基層活動,明顯缺乏民意基礎。
此外,外界的發現,楊議員與民進黨的張美慧議員互動頻繁,她的問政方向似乎與民進黨互補,總是一搭一唱。例如,針對蔡英文前總統論文封存30年、疫苗與口罩採購以及太陽能弊案等議題,楊議員總是噤聲,這些明明都是民眾迫切想了解的議題。再來,國會改革自馬英九總統時期由柯建銘推動,但在蔡總統時期卻逐漸消聲匿跡。如今,國會改革勢在必行,但各地議會卻在民進黨主導下阻擋改革,在花蓮高喊口號高舉旗幟的卻是無黨籍的楊華美議員,其關係糾葛不難理解。
民進黨上次立委選舉,張美慧議員披戰袍出征,結果落敗收場,放眼現今民進黨在花蓮的實力戰將乏善可陳,楊華美議員是否試圖藉由網路聲勢,爭取下回民進黨立委提名?畢竟以無黨籍想要在花蓮爭得立委席次,難度頗高。所以說,表面上楊華美議員雖然是無黨籍,實際上是否在等待民進黨提名以獲取更多資源?大家應該可以從過去的蛛絲馬跡看出端倪。
楊華美的行動和目標值得進一步觀察與討論。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她是否真正代表民意,還是僅僅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在努力?這些問題都需要楊議員給予明確的回應。 (相關報導: 風評:黃國昌如何煉成「開台四百年寡廉鮮恥第一人」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補習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