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三段某社區的一處2樓物件日前進入法拍市場,卻有業者發現這棟屋子曾被轉手多次,早在2018年就被法拍過,成交價1300萬元都不到,2022年卻曾開價高達2988萬元,引發市場譁然,當時仲介曾聲稱「屋主是被騙」。
這戶位於「水事紀」社區的2樓房產屋齡已經14年,即將在6月13日被法拍,首拍底價為2050萬元。根據《好房網》報導,實價登錄上顯示,屋子曾在2016年發生死亡案件,2018年首次被法拍,資深法拍業者黃瑋諭卻發現,當時的警局筆錄明確記載「拍賣標的內有民眾死亡案件」,今(2024)年的筆錄卻寫著警局回復「尚未發現有非自然死亡情形」。
2018年8月,該戶以1264萬元的總價被一名自然人標得,僅僅2個月就以1398萬元迅速轉售,之後又經歷多次易主並進行信託,2021年設定銀行貸款金額達2189萬元。這棟「傳奇凶宅」如今再度被法拍,黃瑋諭認為,這次的法拍可能無法清償全部債務,銀行恐成為最大的苦主。
另據《壹蘋新聞網》先前報導,位於「水事紀」的這棟屋子曾在2022年被開價2980萬求售,當時屋主有說因為過往有人在裡面服藥輕生,導致房子成為事故屋。根據房仲說法,屋主以低於市價甚多的價格取得該物件,卻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入,交屋後才發現是凶宅,只得無奈掛售。
據當時報導,該戶變成凶宅已經有9年時間,2018年8月最早的成交價格是1264萬元,之後多次轉手,每次交易價格都逐漸墊高。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曾指出,這類凶宅的多次轉手和價格墊高,存在投資客炒作的嫌疑。
對此黃瑋諭則認為,在資訊透明的時代,要通過法拍來洗白凶宅並不容易。黃瑋諭表示,法院不負瑕疵擔保責任,新手或不知情的買家如果標得凶宅,可能面臨法律和心理上的雙重風險;而若故意隱瞞凶宅事實,則可能面臨法律上的刑責。 (相關報導: 台灣1食品大廠「欠債1.9億」宣告倒閉!名下第3棟廠房法拍底價創新高 | 更多文章 )
由於凶宅的特殊性,黃瑋諭預估該戶法拍價最終可能會遠低於市場價,可能需要經過3至4次拍賣,價格落在1180萬元左右才有可能脫手;然而,即使成功拍賣,所得款項仍不足以清償全數債權,相關利益方需承擔相應的風險和損失。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