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凡觀點:哈佛大學重新要求入學SAT測驗

賓夕法尼亞大學是《華爾街日報》/College Pulse薪資影響力排名前十的五所常春藤盟校之一。(照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根據各族裔的過往標準化測驗成績,尤其是在數學方面,很可能對亞裔學生有利!例如,數學部分佔 SAT 考試的 50%,ACT 考試中只佔 25%,SAT 可能比 ACT 會加凸顯亞裔學生的優勢。目前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新要求可能會影響其他學校逐步跟進,最終改變美國校園的多元性生態。

之前 Harvard 申請規定是:2030 年新生仍保持 SAT 和 ACT 成績「選擇性提交」(test-optional),該政策是在疫情期間實施至今日。但哈佛近日突然反轉,將從 2029 年新生(今年申請者)恢復標準化測驗要求。這一決定可能會讓一些學生在秋季申請截止前,慌亂地要參加標準化測驗。

在這個入學衝擊性改變實施之前,公平爭議已在美國社會引起了諸多爭論。造成這種改變的理由當然有很多,包括標準化測驗比高中 GPA 更公平、Khan Academy 免費課程的普及,以及 2024 年 Digital SAT 的改制優勢等。此外,還有一個不太公開的原因,導致美國私校金主之間不滿情緒逐漸高漲,即「混亂的校園抗議活動」。

圖表來源:擷取自Test Prep Gurus (Newport Beach) youtube影片
圖表來源:擷取自Test Prep Gurus (Newport Beach) youtube影片

由於華人對美國頂級名校可能相當感興趣。最近,4 月 28 日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由 Stanford 校友特別撰寫的長文,內容明確表達了作者的失望之情。以下是該文的摘譯,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美國的社會氛圍,這也許是導致連 Harvard 都改變入學門檻的諸多理由之一。

《華爾街日報》投書原文:On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Coach Handbags

文中特別提到一個例子,2017 年,Stanford 錄取了 Ziad Ahmed,在申請問題中「對您來說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他的回答是把「#BlackLivesMatter」寫了 100 次。Stanford 大學的錄取信寫道:「您和 Stanford 非常匹配。」

而頂尖名校在疫情期間使 SAT 和 ACT 改為選擇性提交後,可能已經貶低了他們在雇主眼中的學歷價值。這也導致降低了入學標準,結果錄取了學術能力較差的學生。

Brown 和 Dartmouth 教授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明星大學沒有提交標準化測驗的的學生,他們學術表現只相當 SAT 1,307 的學生——比起多數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學生分數低超過 200 分。

文中甚至直言:無需測試的政策導致更多無知的活躍份子被錄取,參與現在毀滅以色列的遊行活動嗎?

But might test-optional policies also have resulted in admitting more of the ignorant activists now marching for the destruction of Israel?(投書原文)

筆者曾教過一位亞裔學生在 SAT 考試中取得 1,600 滿分,但由於疫情期間的選擇性提交規定,因此沒進入任何一間 Ivy League;相信在改為強制提交標準化測驗後,錄取 Ivy League 機會將會改善。

這雖然是一篇《華爾街日報》讀者投書,筆者相信這也代表了一部分校友的憤怒。如果這個問題長期影響了許多校友的捐款意願,其不利後果將不堪設想。

事實上,美國社會各個勢力正在波濤洶湧地角力下,再加上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SAT 成績在預測有效性明顯較佳,最終可能使亞裔成為意外的受益者。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季凡撰寫,現在訂閱:風傳媒VVIP合作推薦專案,除了以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還有優惠好禮大加碼

*作者季凡為 APcore Global Education 創辦人、財經 Podcast「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主持人。 (相關報導: 美國大學抗議逾千人被捕:該讓警察進入校園嗎?《經濟學人》這樣看 更多文章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季凡,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