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抗議逾千人被捕:該讓警察進入校園嗎?《經濟學人》這樣看

美國紐約市警察4月30日晚上踏進哥倫比亞大學校園,驅散逮捕占領校內的挺巴勒斯坦抗議人士。(美聯社)

自去年10月迄今,以哈戰爭造成了超過3萬4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對此,近40所美國大學掀起示威,抗議者在校園搭建帳篷營地、佔領大樓,以表達對反戰和平的訴求,並聲援巴勒斯坦,同時呼籲學校切斷與以色列及相關企業的財務聯繫。然而,許多猶太學生對抗議活動的轉向感到擔憂,認為其背後存在反猶太主義,並在校園內造成了恐懼。

隨著期末考試和畢業典禮的臨近,各大學正積極應對抗議活動所帶來的挑戰。一些學校正在與示威者進行談判,試圖就問題達成共識;而另一些學校則在發出最後通牒後,採取強制驅離措施,這導致學生與警方之間發生了衝突。

30日晚間,在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示威活動現場,警方身穿防暴裝備,使用閃光彈等手段,強力驅散和清理被佔領的建築物。同時,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校園入口被警方用路障封閉,並逮捕試圖衝破路障的學生。根據紐約市警局的說法,警方在這兩所大學發出援助請求後前往校園,共逮捕了約300人。

4月30日晚間,哥倫比亞大學校方要求紐約市警局進入校園驅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警方出動突擊雲梯車進入示威者佔領的漢米爾頓大樓清場。(美聯社)
4月30日晚間,哥倫比亞大學校方要求紐約市警局進入校園驅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警方出動突擊雲梯車進入示威者佔領的漢米爾頓大樓清場。(美聯社)

此外,30日深夜至1日凌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發生反抗議人士與親巴勒斯坦學生之間的暴力衝突。反抗議人士攻擊示威營地,展現激烈的敵意,而且許多參與者似乎不是學生。該校28歲的親巴勒斯坦抗議者塞勒姆(Marie Salem)向《紐約時報》(NYT)說:「他們拿著辣椒噴霧、棍棒、扔擲木製長矛和水瓶,還直接向我們的營地燃放煙火。」

混戰持續了幾個小時,直到午夜後,校方保全人員和警察才趕到現場。白天,數十輛警車在校園巡邏,大學取消當天的課程,推遲考試的舉行。大約60名學生、教職員工和支持者在親巴勒斯坦營地外排隊,為抗議者提供物資支援,捐贈了護目鏡、頭盔、凡士林、水、炸雞、睡袋等。

洛杉磯市長、民主黨籍的巴斯(Karen Bass)呼籲對發生在UCLA的暴力事件進行全面調查。她表示:「向他人發射煙火、噴灑化學物質以及毆打他人等任何形式的暴力或違法行為的參與者,將被追查、逮捕和起訴。」

2024年5月1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親巴勒斯坦抗議者設置臨時路障,觀察警察在校園內的活動。(AP)
2024年5月1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親巴勒斯坦抗議者設置臨時路障,觀察警察在校園內的活動。(AP)

大學面臨難題:捍衛言論自由和處理反猶投訴

美國多所知名大學部署大批頭戴鋼盔的警察,將學生戴上手銬驅離,引發校園內的驚慌不安。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自4月18日哥倫比亞大學逮捕108名抗議者以來,已有1500多名抗議者在美國校園被拘留。這一數字未來幾週可能還會增加。

不僅如此,美國聯邦眾議院於1日通過一項反歧視法案,以打擊大學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行為。此法案獲得320票贊成、91票反對,將交付聯邦參議院表決。若此法案成為法律,將擴大對反猶太主義的法律定義。一些批評者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對校園言論自由產生寒蟬效應。 (相關報導: 迎接習近平到訪法國前夕 馬克宏見西藏司政、台灣代表吳志中 更多文章

學校面臨各方施壓,國會共和黨議員批評縱容反猶太主義,贊助者威脅撤回資金支持,外部煽動者干預校內和平抗議,意圖引起混亂。而學生不論是支持巴勒斯坦或因抗議而被冒犯的人,都是學校的重要成員。被捕學生的困境已成為抗議活動的核心,越來越多學生和教職員要求特赦抗議者。問題在於,停學和法律記錄是否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