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持有50萬、100萬、200萬,該如何選投資標的?理財達人給存股族的3個建議

本金50萬、100萬、200萬,該如何選擇存股標的?(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最近偶有粉專的朋友們私訊問我存股該怎麼存之類的問題,我沒有時間一一回答,今天就一起把我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吧。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風險承受度不同,因此其實並沒有哪一種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以自己為例,設定我要的是股息與成長並進,而且要享受當股東的樂趣來說明。

一、 股息

獲得有感的股息,是支持存股的人繼續存下去的一大動力,因此,我會把股息列為首要,雖然有人說,根據統計,股息發放得愈多,其總資產報酬率反而不如股息發放得少的企業,雖然以科學方式驗證是沒錯,但是,請注意,這些比較基礎多半是以「優良」企業來做比較,比方說,最常見的是以0056與0050比較,得到的結論是0056的報酬率低於0050,因為0056的高股息,反而會阻礙股價成長及總報酬率,即使股息再投入也是這樣。

為什麼我說是「優良」企業呢?因為能被0056與0050選中的,都是在台灣規模很大的企業,基本上不是優良的企業,很少進入這個榜單的,因此,這些企業賺了錢後,要嘛選擇大方發放股息,要嘛選擇發放不多,留在公司裡繼續做運用,就因為這些公司讓我們很放心,不發放股息我們也能接受,例如台積電,它所賺的錢拿來發放的股息並不多,就是要把錢保留下來繼續發展之用,我們可以很放心讓台積電的高層決策單位們去運用。

但是,如果是我們不甚熟悉的公司,我們不知道他的管理階層品質如何,即使大方的發放股息給我們,我們也應該要保有警戒之心,因為這也許是吸引喜歡領取高股息的投資人去投資該公司的做法,要謹慎。

而另有一種公司是,不管賺不賺錢,都不願發放股息,或幾乎很少發放,這就得更小心了,公司不發股息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根本發不出來,不賺錢,哪有錢可以發呢?另一種是不願意發放,留在公司裡也沒拿去做對公司更好的投資,或是亂投資,這種公司還是避開的好。

所以,我的想法是,我們若要得到有感的股息,那就選擇高股息的股票,為了分散風險,可以選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等,不建議您從個股的排行榜中選擇高股息的個股,因為有些體質不是那麼好的企業,也有可能符合高股息的條件,但是我不建議投資這些企業,以免不小心踩雷。

二、 成長

除了股息以外,我們不外乎希望我們投資的股票要能不斷上漲,以取得較高的資本利得,但是就像上面所寫的,想要高成長,就意味著要忍耐股息少領一些,讓企業賺的錢留在企業裡讓專業的經營者把錢做更有效的利用,所以,我們要做短暫地以少領股息做為犧牲以獲得未來更大的資本利得,亦即股價的成長。

當然,那麼我們最好能選擇能信賴的大企業,才能放心把錢交給他們去管理去運用,所以,像0050、006208等都是投資於台灣前50大企業的ETF,就很適合也很安全。 (相關報導: 怎麼定期定額買0050、0056,每個月該扣多少錢?ETF達人施昇輝:大於這金額,投資才有效率 更多文章

三、 享受當股東的樂趣

以上兩種,我都建議買ETF,但是,只買ETF似乎少了一點當股東的樂趣,雖然我們說,買ETF就是買一籃子股票,是更多公司的股東,但是,這是「間接」成為股東,是透過投信幫我們買,不是我們「直接」買,這從每年收到的通知書就知道了,只有投資真正「個股」的投資人,才會拿到股東會通知書、股東會紀念品等,或某些公司營運的公告,這些會比ETF更有身為企業的合夥人—「股東」的感覺,對於公司的狀況會更了解,也更願意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