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準副總統蕭美琴3月低調訪問歐洲,包括捷克、波蘭、立陶宛和歐盟總部所在的比利時,而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訪問研究員巴爾金揭露,當時德國拒絕蕭美琴以私人身分入境。我國外交部2日稱,蕭美琴當時訪問均在德國法蘭克福轉機,感謝各國對蕭美琴的歡迎與接待。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2日發布巴爾金(Noah Barkin)撰寫的5月份《在歐洲看中國》(Watching China in Europe)時事分析,內容提到蕭美琴3月訪歐期間,被德國拒絕以個人公民身分過境德國南部,當時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預計4月出訪中國。
對於蕭美琴被拒絕入境德國南部的說法,我國外交部強調,蕭美琴訪歐過程圓滿順利,往返均是經由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轉機,相關行程安排和路線規畫以便捷、舒適及安全為最主要考量。外交部表示,再次向受訪各國對蕭美琴的歡迎與接待表達感謝之意。
蕭爾茨4月13日抵達中國展開3天訪問行程,同月16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是他2021年就任德國總理後,第2次訪中。巴爾金表示,蕭爾茨在公開發言中沒提到台灣和人權,訪問期間也未提到「去風險」(de-risking),而是一再重申「不脫鉤」。
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主任楊雅嚳(Jakub Janda)2日在社群平台X直批,當中歐國家正式歡迎蕭美琴到訪,更在政府機構和她舉行公開活動,反觀德國以不同意過境來羞辱她,「因為德國總理要飛去北京向中國獨裁者下跪」。
- When Germany wanted to get the TSMC fab to Dresden, German government send its cabinet level minister to Taipei to beg for it. First time in decades a European cabinet minister visited.- After Germany got it, now it shows middle finger to Taiwanese Vice-President-Elect, not…
— Jakub Janda 楊雅嚳 (@_JakubJanda) May 2, 2024
外交部:蕭美琴在法蘭克福轉機
楊雅嚳說,台灣讓地緣戰略超重要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到德國設廠,實質上挽救德國許多產業,並稱德國想要台積電在德勒斯登(Dresden)設廠時,「德國政府派出部長級官員到台北乞求。這是數十年來,首次有歐洲國家內閣部長到訪(台灣)」。
楊雅嚳所指的是2023年3月訪台的教育及研究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且是1997年以來,首度有德國部長訪台。2023年8月,台積電宣布要在德勒斯登設廠。楊雅嚳稱:「當德國得手後,現在向台灣準副總統比中指,不讓她搭地面交通工具過境。」
「她(蕭美琴)從沒離開德勒斯登機場」,楊雅嚳痛斥,鑑於中國的進犯計畫,歐洲要盡一切防衛既存的台灣,而德國此舉是對台灣希望多大的背叛,直言知道德國企業透過供應鏈在歐洲的政治力量,「這對我們是一大打擊,讓我們了解德國的中國腐敗有多深,以及未來是怎樣的戰略」。
楊雅嚳提到:「若許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歐洲強國滿足我們安全提供者(美國)的主要敵人(中國),我們無法要美國為我們的區域(北約)抵禦俄羅斯。」他強調,在中國相關議題上,絕不要相信德國政府,「德國再次背叛另個民主同胞,只因想從敵方獨裁者得到更多髒錢」。 (相關報導: 中國跟蹤蕭美琴險釀車禍》捷克參議員贊成驅逐「流氓」 外交部:捷克釐清事件中 | 更多文章 )
另外,巴爾金在《在歐洲看中國》分析中表示,歐洲近年來對中國政策的轉變,不再受恐懼驅使,且歐盟2019年也不怕把中國貼上「系統性對手」標籤。他也說,歐洲的影響力比以往還要大,只是擁有和利用影響力是不同的事,「如同我們所見蕭爾茨近期訪中情況」。
How strategically stupid appeasement & greedy policy of Germany to China plays out in reality:„One month before the Scholz trip, Berlin denied a request by Taiwan’s Vice President-Elect Hsiao Bi-khim to travel as a private citizen through southern Germany during a visit to…
— Jakub Janda 楊雅嚳 (@_JakubJanda) May 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