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主持正義」其實和吸食毒品差不了多少

政治人物區分正邪,能讓支持者感覺自己在主持伸張正義,腦內分泌多巴胺而狂熱。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群眾宣稱「俄羅斯一定會實施所有預期的計劃」。(資料照,美聯社)

人們原本就會對本身所屬群體以外者無法接納,甚至傾向攻擊對方。

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是因為人類腦中有個扮演重要角色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當我們陷入正義中毒時,腦內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掌管我們的快樂和意欲,是使大腦感到興奮的神經傳導物質。簡單來說,就是製造出快樂心情狀態的腦內物質。

為了守護自身所屬群體,抨擊其他群體的行為被視為一種正義的表現,也是維持社會化的必要行為。越是進行攻擊,就會分泌越多多巴胺引起快感,讓人們漸漸變得無法戒除。於是我們將會不符合自身正義標準的人,視為蓄意破壞正義規則的行為並加以譴責,只因為這麼做會讓我們感到快樂。

這是最近出版中文版的由日本學者中野信子所著《正義中毒》中,對於古往今來那麼多人沉迷於以「正義」為名去干涉別人的生活的現象提出的科學解釋。

「主持正義」會讓人的腦內分泌多巴胺

其實「正義中毒」這個中文書名是有點問題的,日本原書名是「人は、なぜ他人を許せないのか?」翻譯成中文其實是「人為什麼不能原諒別人?」,中野信子從腦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人類是群體性動物,而群體中各種規則累積下來就會成為這個群體的「正義」,「主持正義」會讓人的腦內分泌多巴胺、因而心情快樂,和吸食迷幻藥、也就是毒品是差不多的狀況。

換句話說,與其說他們是「中毒」,不如說他們是「上癮」,書中所說的「正義中毒」,其實是一種「正義上癮」。這種「癮頭」促使人在面對有人違反群體規則之時,使盡各種方式去阻止攻擊,以獲得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爽感。

筆者在〈女權提升、少子化,一切都和生產力有關〉曾經提到女權份子和仇女份子打「套招比賽」,兩造彼此爭吵一起創造了「女權提升是因為女權主義這種意識形態的提倡」這種假像,來提升這些意識型態提倡者的地位,讓人忽略到了女權提升其實是社會變遷轉型(女性生產力提升因而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必然的結果,根本和意識形態的提倡沒什麼關係。又或者這些意識形態的產生,只是提供已經轉型的社會一個正當性罷了。

南韓將在4月10日舉行第22屆國會選舉投票,執政黨國民力量於選前之夜造勢湧入不少支持者。(AP)
選舉造勢場是一種大型的多巴胺淋浴派對。(資料照,美聯社)

不過如果我們如果從腦科學的角度去分析,事實上女權份子和仇女份子兩造的爭吵,只是兩群「正義上癮」的人,借由「主持正義」的爭吵,獲得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爽感,表面上兩造好像非得你死我活水火不相容,事實上卻彼此需要,兩造同時扮演毒販和毒蟲的角色──吸食對方供應的毒品、也同時供應毒品給對方。諷刺的是,如果其中有一造真的被「消滅」,另一方恐怕就會像毒蟲失去毒品一樣,陷入「戒斷症候群」的各種痛苦。

黑粉的成因也來自「正義上癮」

這也讓我們了解了「黑粉」的成因,一般來說,人對於討厭的人事物,會採取盡量迴避的方式去應對(甚至會被某些人嘲笑是「鴕鳥精神」,雖然「鴕鳥遇敵把頭埋到沙中」這種說法純屬誤會一場),但「黑粉」卻是一天到晚只關注他所要黑的對象,甚至比這個對象的粉絲黏著度還高,常被嘲諷「真鐵粉」,讓人搞不懂這些人為何要「歸剛」關注自己討厭的人讓自己不好過。 (相關報導: 風評:「讀書會內閣」的利益界限 更多文章

但我們了解黑粉把他黑的對象當成「萬惡之源」,自己黑他是伸張正義,這一切就說得通了,因為「伸張正義」、「主持正義」這種事情會讓腦子產生多巴胺,換句話說,黑粉黑人其實也是一種「正義上癮」,對他而言他不是在面對他討厭的人,而是在享受腦子沐浴多巴胺的爽感。

林襄。(圖/翻攝自林襄IG)
林襄在台灣啦啦隊中擁有最多的IG追蹤數,也因此帶來了龐大的黑粉。(取自林襄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