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不甩美國反對 馬英九總統看守期間登太平島

馬英九卸任總統前,於2016年1月登上太平島。(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近日因耗資17.3億元的南沙太平島港側浚深及碼頭整建已完工通過驗收,在野立委呼籲總統蔡英文,比照陳水扁、馬英九2位前總統前例,在2024年520卸任前親自登島視察並宣示主權,但從國安局長蔡明彥、外交部長吳釗燮相繼表明總統不宜前往,綠營立委也群起反對來看,蔡英文踏上太平島土地的機率幾近為零。

馬英九曾在2016年蔡英文已當選總統的總統看守期間,不顧美國的反對登上太平島,當時確實引發不小的議論。依照馬英九《八年執政回憶錄》的敘述,2016總統選前的2015年5月馬英九提出《南海和平倡議》後,就決定卸任前一定要去一趟太平島,而且認為宜早不宜遲,府方規劃2015年6月就要成行,只是在美方反對、害怕影響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選情種種考量下,才延後到蔡英文當選總統後的看守期。

至於當時馬英九為何在美方反對下也要登島,登島後又引發了怎樣的效應,《新新聞》副總編輯晏明強在這篇刊登於2016年2月11日1509期《新新聞》的報導,做了精確的紀實。(新新聞編輯部)

「馬總統若堅持要登上太平島,我國政府將公開表達失望的立場」、「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去年11月底,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梅健華(Kin Moy)語帶威脅向我外交部高層,傳達美方反對馬英九總統12月12日視察太平島的計畫。

而同樣強硬的訊息,也由駐美代表沈呂巡從華府同步傳回台北。因為美方言詞中強烈暗示,將不惜暫緩宣布對台軍售案,馬英九終於親自拍板,選前「暫緩成行」。

選前只是暫緩,沒有放棄

知情人士透露,即使美方態度始終是不准去,但馬英九早在去年8月就決定,卸任前要到太平島宣示主權,並發表「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

馬英九放棄在去年12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收復太平島69周年,這一具有歷史象徵意義的日子登島,除考量軍售案攸關國家利益,不得不有所妥協,暫且聽從美國人「勸告」外,主要也擔心大選前,若與美方公開交惡,已居劣勢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選情將會雪上加霜。

20180706-AIT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6日出席離任記者會。(顏麟宇攝)
梅健華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期間,曾代表美國政府向馬英九政府傳達美國反對馬英九登太平島之意。(資料照,顏麟宇攝)

即使大選結果藍營總統慘敗,在國會也淪為少數,都沒有動搖馬英九登島的意志。1月28日他在白宮表達「失望」、「極無助益」及民進黨立委憤怒譴責聲中,率領總統府、國安會、海巡署、外交部,及生態研究與國際法學者等近30人,搭乘軍方C130運輸機前往太平島。

國安人士指出,由於太平島並非由國軍駐守,加上不想被聯想登島與對岸有關,並未安排國防部、陸委會官員隨行。

黨政人士指出,馬英九非常清楚他已是看守總統,但維護國家主權不應有空窗期,這也是他在任內一天就得堅守的法定職責。不過,馬英九為了尊重將執政的總統當選人蔡英文,1月25日,指示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致電蔡英文指派的對口民進黨前秘書長林錫耀,告知將登島一事,並邀請蔡英文派員同行。 (相關報導: 海外資訊大廠投資喊停、壓垮巷口早餐店 電價上漲帶來產業危機 更多文章

看守總統卯上美國,綠營吃驚

據瞭解,民進黨雖感謝府方主動知會,也清楚表明「沒有這個計畫,不會派人隨行」的立場,但綠營內部其實對馬英九在選戰大敗,已無政治能量的逆境下,還敢冒美國之大不韙登島頗感「意外」。尤其事前竟未獲得美方「提醒」,也是很罕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