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引發的食安風波截至今(29)日止,已經造成2人死亡,食物中毒案連帶食物保存的話題也引發關注。醫師蕭捷健就在臉書撰文分享,大家常誤解「高溫加熱」就能殺菌,但醫師指出,其實有些毒素相當耐熱,高溫即便殺死細菌但毒素還在,提醒大家要注意!
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分享,米酵菌酸的外毒素可以讓人吃下去不久後,就引起嘔吐和腹痛,甚至肝、腎衰竭,雖然米酵菌酸在台不常見,但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肉毒素和大腸桿菌等,這些細菌和它們產生的外毒素都可能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肉毒素會透過受汙染的罐頭進到人體、嚴重恐肌肉麻痺、呼吸困難;大腸桿菌則可能會引起血性腹瀉和尿毒症。
蕭捷健醫師指出,大家常常誤會只要高溫加熱就能消滅各種毒素,但其實這些毒素都相當「耐熱」,有時候就算是100度的高溫也無法消滅,冷凍太久的食物就算加熱燉煮,細菌殺死毒素卻還在,因此他也建議,放在冷凍庫超過3個月的食物最好不要吃了。蕭捷健醫師提供簡單的澱粉類食物保存方法,例如煮好的飯、買回家的麵包直接送進冷凍庫,這樣不僅有助於減緩細菌滋生速度,也能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
完整文章請至:《減重醫師 蕭捷健》 (相關報導: 寶林茶室中毒元凶疑米酵菌酸!小劑量就會致命,營養師曝「9大危險食物」濕冬粉也上榜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游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