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連市政辯論都無 談什麼初選?

爭取國民黨台北市長選舉提名的立委丁守中要求辯論不可得。(圖為丁參加北投農會親子插秧活動,取自臉書)

國民黨打起選戰老是欲振乏力,實在怪不得別人,只能怪自己披著民主政黨的外衣,卻脫不掉宮廷政黨的內裡,既不懂得為黨人參選造勢,還悶著頭求和諧,結果和諧未必求得來,卻讓黨內參選人氣息奄奄。

隨便舉例,台北市選民結構對民進黨爭逐市長大不利,但民進黨人勇於參選,曾任副總統、曾任市長、前總統辯護律師、現任立委不一而足,黨人參選熱烈不說,無民進黨籍但親綠營者從文化工作者到醫師都投入。

儘管民調總是無黨籍的柯文哲一枝獨秀,但前有民進黨為初選舉辦的市政辯論會,後有台聯為整合綠營舉辦的在野參選人辯論會,不論參選人支持度是高是低,媒體關注度冷熱大有別,至少建構了可以讓所有人公平曝光的平台,讓他們有一個暢談市政理念的機會。

反觀國民黨,台中市長初選靜悄悄就落幕了,沒有市政理念發表會,遑論辯論會,只由參選人兩位立委上電視與名嘴互槓,或者買街頭廣告,現任市長胡志強一如預期通過初選,聲勢依舊拉抬不易,國民黨似乎管都懶得管,就這麼通過初選了事,甚至在國民黨官網上連最基本的新聞發布都無。

台北市長選舉狀況亦更如是,光是市議會「揚言」要參選的市議員至少一個巴掌,不論市黨部或黨中央完全視而不見,好不容易有位資深立委丁守中表態參選,黨中央彷彿是嚇壞的小孩,只能「密切注意」電子媒體連丁相距不遠的對比式民調,卻忽視連丁相比民意落差甚巨的事實,既不敢也無意創建一個至少公平的辯論平台,讓連、丁平起平坐地談他們的市政理念。

國民黨台北市長初選說法是在四月下旬即要確定,連勝文是榮譽主席之子,丁守中是資深立委,時間對他們都不該是問題,但過去從來沒有擺在一個天平上秤斤兩,連推動悠遊卡,丁為連在立法院促成修法;丁落選,連父為丁安排出任台北市黨部主委;然而,選民抉擇連丁不能僅憑個別獨立的印象分數。

退一萬步說,初選辯論會有什麼壞處呢?民進黨市政辯論會讓「選玩的」立委姚文智大紅,先不說他到底選不選,2016立委選舉他已經拿到入門票了,甚至也可能因此成為未來民進黨台北市長的備位人選之一,民進黨整體聲勢更為之提振。

連勝文參選當然是聚光燈的焦點,丁守中則哀嘆自己成了選舉邊緣人,丁的抱怨也曾經是民進黨參選人的哀嘆,但辯論會辦過之後,至少民進黨人不能再責怪政黨不公平。國民黨要成為真正的民主政黨,就別搞宮廷把戲,初選前不辦辯論會,至少來場政見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