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支持台灣不受威脅與大陸對話

台灣關係法實施35週年,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特別召開「台灣關係法的承諾」聽證會,圖為羅伊斯今年2月20日來台與總統馬英九會談。(取自總統府網站)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實施35週年,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特別召開「台灣關係法的承諾」聽證會。美國亞太助卿梅健華(Kin Moy)在作證時表示,台美夥伴關係對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至關重要。他更在書面證詞中指出,儘管日前王張會的舉行顯示兩岸關係更為密切,但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並未減少,美國支持兩岸對話,但也承諾將支持台灣必須在不受威脅的前提下進行此類對話。

在這場「台灣關係法的承諾(The Promise of Taiwan Relations Acts)」聽證會中,梅健華針對台灣的安全、經貿及國際參與三大面向提出報告。他在報告中高度讚揚台灣在國際社會積極參與人道援助的行為,表示這些善行為台灣贏得整個國際社會的尊敬。此外,他也特別感謝台灣針對區域爭議提出和平對話的解決方式。

梅健華在作證時指出,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軍事開支也逐步增加,並持續進行針對台灣的軍事部署與演訓,台灣投入更多費用以滿足自我防禦需求的重要性更甚以往。

根據他的書面證詞,美國國務院也認為,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日前正式會晤,國際普遍認為此一發展有助持續降低台海緊張,美方也持續支持兩岸對話。但他同時強調,美國承諾會繼續提供協議,使台灣可以在不受脅迫的情況下與中國對談。

出席聽證會的眾議員英格(Eliot Engel)則問到,美國國防預算縮減可能導致F16升級生變,使台灣國防部面臨難題,美國政府應思考替代方案。

梅健華回應,美國這些計畫會執行到2014年後,國防預算縮減不會影響台灣F-16戰機升級案,美方也已向台灣提出說明及保證。

在台灣國際參與方面,梅健華重申,美國支持台灣參與毋須以主權國家為條件的國際組織。但面對部分議員質疑這是否將與「一個中國」原則相牴,梅健華表示,美國重視與中國的關係,而在實務操作上,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出席聽證會的議員謝爾曼(Brad Sherman)也在會中特別提及,上個月訪台時曾特別關切前總統陳水扁的情況,儘管美方不便對司法案件做評論,但呼籲馬政府考量陳水扁做為前總統,以及過去對台灣的貢獻,認真思考改善陳水扁的處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