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的北捷江子翠站內有血,23日的北捷江子翠站外有愛。中央大學英文系學生沈郁吟和同學舉著黃色看板,在夜色中發起「Free Hugs」活動,短短一晚已和上百個陌生人擁抱。沈郁吟說,「這是一個理念和一個信念,我只是希望傳遞愛跟正面的力量,不管這個力量可以安撫亡者家屬、傷者家屬,甚至是一些心靈感到孤單,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我希望透過正面的力量,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漸漸改善台灣人的想法。」
台北捷運發生無差別殺人案,兇手鄭捷造成4死24傷,引起社會震驚、心痛與憤怒,部分憤怒更轉移至死刑存廢的議題,呈現激烈對立。但撇開各式各樣的身分與標籤,撇開對死刑立場的差異,這2天出現在案發地、江子翠捷運站現場的人群,更多是尋求安慰,也安慰別人。
至23日晚間11點止,江子翠捷運站3號出口是一片白色花海,乘客甚至還沒爬完出站的樓梯就聞到淡香,有人更幫忙用透明膠帶,將上百張民眾寫的小卡貼滿外牆。而這些卡片,鮮少如網路新聞底下的留言,充斥對死刑的爭論或對加害者、加害者家屬的詛咒,內容大多類似「別讓恐懼,成為溫暖的『拒』點」、「堅強起來,才不致喪失溫柔」、「對不起,讓你們受傷了」。這些貼得密密麻麻的卡片,署名或不署名,都分不清是誰寫的,是支持死刑或反對死刑者寫的,只看得見:哀傷是共同的。
有民眾自發性在旁,用點亮的白色蠟燭排出「RIP」(Rest In Peace:安息)字樣,更特別的是,幾個年輕人舉著大大的黃色看板,上面寫著「Free Hugs」(免費擁抱),不斷有路人,甚至金髮碧眼的外國人經過,與他們互相擁抱。
其中,中央大學英文系4年級,即將成為交通大學傳播所的學生沈郁吟,是這個活動主要的發起人。沈郁吟受訪時表示,她本身是台北人,就住在江子翠站附近,今晚從位在桃園的學校趕回來,和姊姊、同學共6個人約8點抵達,希望透過擁抱活動傳遞正面力量給社會,而且這個擁抱可以安撫的對象,並不受限,明晚也將繼續進行。
沈郁吟說,今晚不分男女老少,已抱了100多、200多人,但也遇到少數質疑,「有人問我們的理念到底是什麼,目的、目標是什麼,並希望我們不要模糊焦點。但我跟他說,這只是一個理念和一個信念,我只是希望傳遞愛跟正面的力量,不管這個力量可以安撫亡者家屬、傷者家屬,甚至是一些心靈感到孤單,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我希望透過正面的力量,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漸漸改善台灣人的想法。」
中央大學英文系學生沈郁吟(左)表示,希望透過擁抱活動,傳遞正面力量來安撫恐懼不安、互相猜忌的社會大眾。(王立柔攝)
而促使她做這件事的動機,沈郁吟表示,最原始的想法源自她這幾天的心路歷程。「看到新聞,我在想怎麼辦,週末要回台北了,我到底要不要搭捷運?然後我就在宿舍床上哭,想說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在想,我到底要不要選擇逃避,都不搭大眾交通工具,因為我自己覺得我有一點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看過那些照片無法忘懷,無法踏上捷運,踏上火車,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