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之際 烏克蘭總統大選登場

烏克蘭將選出新總統,期望能開啟新局(美聯社)

5月25日,跌跌盪盪的烏克蘭終於要選出新總統。回顧過往,遭罷黜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早已逃之夭夭,後繼的臨時總統特奇諾夫(Oleksandr Turchynov)在重重危機中驚險駛船,如今新的領導人將接棒延續國祚。然而,即使是大選之日,烏克蘭東部依舊不平靜,政府軍與親俄派勢力的戰鬥仍在進行,團結與分離,在烏國關鍵的一天同時上演。

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州(Donetsk)與魯漢斯克州(Luhansk)12日循「克里米亞模式」,宣布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烏國政府旋即發動「反恐行動」反制。然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力挺烏東回歸俄羅斯的態度出現轉折,使得烏東問題懸而未決。此次大選少了烏東兩州及克里米亞的參與,估計總票數將較上次選舉減少15%的選票。

烏東分離分子將投票所的票匱搬出,準備將之砸個粉碎(美聯社)

根據選前民氣高居不下,反俄立場堅定的「巧克力大亨」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很有可能脫穎而出,順利獲得過半選票。去年冬季,波洛申科在反對亞努科維奇的運動中鋒頭很健,加上高明的自我行銷手法,使得波洛申科人氣得以維持不墜。

波洛申科(美聯社)

值得波洛申科提防的對手,預料將是主打悲情牌的「天然氣公主」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這位曾任烏克蘭總理的美女企業家曾於2004年領導「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2010年競選總統兵敗亞努科維奇,隔年失勢遭逢牢獄之災,直到亞努科維奇垮台後才出獄重返政壇。雖然季莫申科的經歷具有悲愴性質,但其行事始終與貪腐牽連,成為選戰之路上的沉重包袱。

季莫申科(美聯社)

烏克蘭人口達4500萬,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人口第2多的國家。長久以來因其資源配屬與地緣特性,與周圍國家的依存關係極深。除了複雜的區域關係難分難解,國內氣氛更是沉悶以久。2004年橙色革命之後,長達10年的時間烏克蘭沉淪在貪汙腐敗的政治氛圍中,人民在去年的示威狂潮發出怒吼,之後更是經歷風雨飄搖,25日烏國人民期望透過手中選票,找出清明政治的可能。

俄羅斯總統普京於烏國總統大選前一天表示,將烏國人民的選擇給予「尊重」,並重新與新政府啟動合作。不過普京的談話對於烏國親歐派人士恐怕不太中聽,親歐派人士指控普京在烏東地區大肆發動宣傳戰,將基輔當局抹黑為「法西斯民族主義者」。

選前3天,烏東地區的政府軍便遭受多起攻擊,造成16名軍人死亡。當局唯恐選舉日出現攻擊事件,乾脆收掉數個位於緊張區域的投票站,選務人員亦早早撤離。投票工作將於當地時間晚上8點結束(台灣時間26日凌晨1點),選票將由國際選務監督小組驗證,並於26日下午公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