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關注張顯耀去職風波,是否導致兩岸的貨貿談判延後?經濟部長杜紫軍25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承認「負作用難免」。他也表示,以目前兩岸談判的進展速度,無論中韓FTA年底達成協議或簽署,「我們都追不上」。
雖然杜紫軍表示「負作用難免」,但也強調對經濟部過去的談判內容及結果「實質影響不會非常大」。他解釋,這次兩岸貨貿談判將在台灣舉行,早在此案發生前,就已接獲陸方談判人員來台手續趕辦不及的訊息,而且陸方來台的管控較嚴格,需要較長時間準備,因此可能延到9月舉行。
至於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加速談判,對台灣輸往中國的影響,杜紫軍指出,中韓FTA還須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才會生效,一旦降稅生效,台廠就會面臨衝擊。但以國內的情勢來看,服貿卡關、貨貿談判延宕,無論中韓FTA年底達成協議或簽署,「我們都追不上」。
杜紫軍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將落後時間縮短,以減少對台廠的衝擊。兩岸貨貿與中韓FTA的降稅時間點差距越大,市場就會慢慢被韓國侵蝕,一旦中國客戶的採購對象從台商轉移至韓商,要再回頭向台商採購就非常困難。杜紫軍強調,必須在中國客戶轉移訂單前,趕緊完成貨貿談判並簽署生效,否則市場一旦被取代,要再搶回來就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