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國政顧問團召集人杜紫軍:能源是科學,供需是可計算的,政府無心想做,就讓有心想做的人幫人民將理想實踐!

杜紫軍說,人民等了八年,政府就是無心想做,民進黨做不到就讓侯市長來做,幫人民將理想實踐。(資料照,李梅瑛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9)日一早十點舉行能源政策記者會,將核電正式列入能源選項,作為減碳能源之一,並承諾,當選總統後,第一任期內將完成核一、核二、核三檢查檢修工作,安全延役,重新運轉,同時,邀請國內外最頂尖的核能安全專家學者成立「核四總體安全審查委員會」,儘快完成核四現有機組的檢修檢查,在安全無虞下,推動核四安全重啟。

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兼競辦議題組召集人柯志恩、國政顧問團召集人杜紫軍、能源專家梁啟源也出席記者會。侯友宜宣示2050能源願景四大方向:「環境永續」,2050淨零排放是全球共同目標,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讓現有核電廠延役,取代汙染及排碳嚴重的燃煤發電,是國際能源總署認定淨零碳排成本最低的方式;「國家安全」,要以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電為首要考量;「人民健康」,加速減煤、減碳、減空汙,讓人民遠離呼吸疾病及環境反撲的威脅;「有序轉型」,能源轉型要務實可行,更要穩健,具體目標包括「2030減碳台灣」、「2035低碳台灣」、「2040無煤台灣」及「2050淨零台灣」。

侯友宜並提出五大能源政策主張:「以綠永續」,穩健務實持續增加再生能源發電,作為台灣未來主要的能源支柱;「以核減煤」,與國際同步,善用既存核電的價值,作為降低碳排及空汙的關鍵選項;「邁向無煤」,初期運用燃煤發電作為能源安全與電價穩定的關鍵少數,但將逐漸減少燃煤發電,至2030年占比減少至14%,2040年完全停止燃煤發電,達成2040無煤台灣的目標。

「以氣承轉」,基於確保國家安全及供電無虞等因素,天然氣占比應維持安全不過半,未來部分天然氣機組在加裝CO2處理設備後,逐步移為備援;「節能優先」,以節能及調節供需為優先,擴大投入節能、儲能及智慧電網的資源,以降低用電需求成長並提高電力調度效益,確保供電充足及穩定。

能源配比規劃,「2030減碳台灣」,排碳能源將從民進黨規劃的70%減少到60%以下,排碳量可比民進黨預計目標多減碳20%

能源配比規劃,首先是「2030減碳台灣」,排碳能源將從民進黨規劃的70%減少到60%以下,排碳量可比民進黨預計目標多減碳20%;站在國安角度,天然氣發電占比超過五成,一旦國際供應生變,國內供電立刻受影響,為減低風險,「2030減碳台灣」天然氣使用為45%,降到一半以下。侯友宜承諾,將在總統第一任期內完成核一、核二、核三檢查檢修工作,安全延役,重新運轉,並且邀請國內外最頂尖的核能安全專家學者成立「核四總體安全審查委員會」,儘快完成核四現有機組的檢修檢查,在安全無虞下,推動核四安全重啟。「2035低碳台灣」目標,為乾淨能源過半,排碳能源低於49%;「2040無煤台灣」,不再使用燃煤發電;「2050淨零台灣」,排碳能源包括燃煤、燃油、燃氣全部歸零。

國際能源署報告指出,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目標,核能發電量要倍增,台灣要跟上主流國家的腳步,將核能作為減碳能源之一,同時加強研發節能科技,擴大綠能產業發展,「這樣的能源政策規劃,不僅供電無虞,還能完成能源轉型,積極落實減碳,並且達到環境永續目標」。

國政顧問團召集人杜紫軍: 民進黨將黨意放在民意、健康、國家能源安全之上不願意做此事,會有百種理由說做不到,若有理想想做,則有一百個有效方法可做

國政顧問團召集人杜紫軍補充,2021年5月18日台灣發生大停電,許多網民找出我任職經濟部長在立院答詢,2025非核家園路走下去,2021年一定缺電,果然驗證,網民就稱我為先知! 我不是先知我只有是良知,能源是科學,供需是可計算的,可算出2021年將因供電不足而產生缺電。

2018年我與能源專家梁啟源教授接受基金會的委託,針對當時能源政策進行分析,將全台灣到2025年可蓋太陽光電面積及離岸風電所有進展,經過計算分析後,2018年6月開記者會提出許多建議,2025再生能源做不到20%只能做到15%,沒有第三能源只能放到天然氣及燃煤,天然氣及燃煤到2025年必定高達85%,民進黨將黨意放在民意、健康、國家能源安全之上,政府不願意做此事,會有百種理由說它做不到,若有理想想做,則有一百個有效方法可做,民進黨做不到就讓侯市長來做! (相關報導: 主張以核減煤!侯友宜提減碳4進程、核電廠延役 強調:從沒反對過核電 更多文章

杜紫軍說,人民等了八年,政府就是無心想做,就讓有心想做的人,幫人民將理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