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於2009年及今年兩度率團出席總統就職典禮之巴拿馬,長期以來與我邦交可能生變傳聞不斷,卸任總統馬丁內利曾延遲接受我新任周麟大使國書逾半年之久。當時馬丁內利總統拒接我國書之主因,係因分屬不同政黨之總統與副總統不和,而時任副總統兼外長之瓦雷拉(現任總統)於2012年與我外長楊進添在瓜地馬拉出席新任總統就職典禮時曾進行禮貌性會晤;馬丁內利總統後下令解除瓦雷拉所兼外長職務。
在哥斯大黎加2007年與我斷交之前,巴拿馬為與我邦交最危急國家。中國自1996年起即與巴拿馬互設享有外交特權之「貿易發展辦事處」,貿辦處代表為中國外交部所派之「參贊」級。中國貿辦處與各國駐巴拿馬大使館車輛同掛CD (Cuerpo Diplomatic)外交車牌,貿辦處人員亦使用國際機場貴賓室接待來自中國之官員。
由於各國駐巴拿馬大使館大多與我無邦交關係,而旅巴拿馬華僑幾乎全來自中國大陸,台商含眷屬僅約200人,因此中國駐巴拿馬貿辦處成立後,無論在外交圈或僑界均較我駐巴拿馬大使館活躍。例如:中國貿辦處代表參加美國、英國、西班牙等與我無邦交國家駐巴拿馬大使館國慶酒會等外交活動,貿辦處並在傳統僑社中成立「巴拿馬華人華僑中國和平统一促進會」,公開推動「反獨促統」活動。巴拿馬政界亦成立「巴拿馬-中國友好協會」,公然鼓吹與遊說與中國建交。中資企業「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2004年接替我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以巴拿馬運河諮詢委員身分赴巴拿馬出席巴拿馬運河諮詢委員會年會。
2004年陳水扁第二任總統任期開始,兩岸在巴拿馬之外交戰進入白熱化。2004年5月2日巴拿馬大選由民主革命黨之馬丁•杜里荷勝選,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周文重一行五人隨即於6月17日至19日訪問巴拿馬。而我監察院長錢復於6月22日至25日至巴拿馬代表陳總統向馬丁•杜里荷致賀,惟未獲接見,錢院長欲以電話致意,亦未獲同意安排。
陳水扁雖親自率團出席9月1日之馬丁•杜里荷總統就職典禮,但巴拿馬新政府與我關係進入「冰凍期」,巴拿馬不向我政府提出援贈要求、重要政府官員不訪台。新政府並透過各種管道對與前任政府關係友好之我國大使表達不滿,終致我政府更換大使。
巴拿馬與中國於2005年及2006年曾在「第三國」舉行「建交談判」,2006年2月中旬之第二次建交談判係於極端保密情況下進行,巴拿馬三位談判代表搭乘不同班機赴「第三國」,抵達後下榻不同旅館,並預計於談判後召開記者會予我政府難堪,幸而相關狀況為我方掌握,加以美國因巴拿馬運河利益而對巴拿馬之外交動向表示特別關切,最後未出現2007年6月哥斯大黎加斷交之情況。此一情形至馬總統於2008年當選後之「活路外交」政策而暫時中止,馬總統於2008年赴巴拉圭出席魯拉總統就職典禮,途中在巴拿馬機場加油停留期間,馬丁•杜里荷總統同意在機場貴賓室與馬總統會晤。
瓦雷拉總統私宅與我駐巴拿馬大使官邸在同一棟大樓,長期以來與我關係友好,在其任內與我關係發展應較樂觀,但未來向我政府提出經援之請求將使我政府難以處理。
*作者為卸任駐外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