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2016大選進入「垃圾時間」?

民進黨全代會,前排左起林佳龍、陳菊、蔡英文、鄭文燦(蔡耀徵攝)

民進黨919舉行全代會,全程不到十五分鐘結束。對照719國民黨全代會,也是三分鐘不到就完成洪秀柱提名。兩黨面對堪稱「史上最重要選舉」的2016前夕,竟然都創下「史上最不重要全代會」記錄。這只說明一件事,就是這場史上最重要選舉也是史上最不具張力、最沒看頭的選舉。勝負已定,當然剩下的就是球場術語所謂的「垃圾時間」。

「垃圾時間」意指「沒有用的時間」,球賽雙方得分差距太大,勝負已定,此時球員無心戀戰,只等終場哨音響起,主力球員換下休息,板凳球員上場「歷練」,球評也開始聊些五四三,轉移觀眾注意。2016年的台灣大選正像這樣。唯一不同的是,球賽通常到最後一節,才進入垃圾時間,台灣大選卻因洪秀柱太差及民意一面倒,國民黨未戰先敗,幾乎一開始就進入垃圾時間;而擔任球評的媒體人也利用這段時間,拼命談論「垃圾新聞」、「垃圾政治」,每天小題大作、冷飯熱炒,以填補議題空虛。

2016大選之重要,在於這是國民黨總統及立委可能全輸,由「完全執政」變「完全不執政」甚至「完全出局」的關鍵時刻;也在於這是第三勢力正式崛起,台灣政治版圖重新洗牌,由兩黨政治(過去國民黨加親民黨新黨,民進黨加台聯黨,實際還是兩黨政治)變多黨政治,聯合政府也勢在必行的關鍵時刻。同時,伴隨多黨政治及聯合政府時代來到,過去一直被國民黨阻撓的進步立法(如放寬公投門檻、十八歲公民權、符合社會公平的退休年金制度、總統權責相符、政府瘦身暨強化三權制衡、政黨黨產歸零且不得從事營利事業等),必須加速完成。

這些對「台灣未來」無比重大的議題,原該最受媒體人及政治人物關注且最被討論才是。沒想到打開電視,他們每天口沫橫飛的,竟是一個C咖候選人洪秀注何時被換掉及她每天說了什麼的新聞。(舉最近的例子:九月十七日被問到改善立院績效,她說「改不了,立法院就關門」。九月十八日她改口說「我昨天是反問立法院要關門嗎」。十九日媒體問她蔡英文指台灣正處在分裂或和解的十字路口,她有何看法?洪秀柱說「台灣確實是在十字路口,要和解就要重視兩岸關係,如果走向分裂,問題就在民進黨的台獨黨綱」。)

洪秀柱諸如此類的談話,暴露她的淺薄、偏執、製造並擴大對立,一句話都不值得引用(美國川普的白目至少好笑,有娛樂價值,洪秀拄卻是尖酸刻薄、顛三倒四,比一個正常小市民不如)。她是典型教官式及訓導主任式的黨國青年,只適合納粹(他居然把她口中的民粹比做納粹)及威權體制。當她的把式已被大家看透,媒體及名嘴還值得天天討論她、把她放在重要版面嗎?這和電視新聞充斥交通事故及殺人打人的監視器畫面有何不同?而當全國媒體第四權情願把時間浪費在洪秀柱及諸如「波卡風波」的垃圾新聞、垃圾政治,掩埋了「台灣未來」(國家前途)的重大議題,這個國家還有救嗎? (相關報導: 引陸軍官校題字、播放「中國一定強」 民進黨慶多元、包容 更多文章

台灣已是一個百孔千瘡的國家,不只退休年金與健保制度瀕臨破產,國家債務不斷累積,而且對大陸經濟依存度過高,量變帶動質變,經濟問題很快就會影響政治並成為政治問題,兩岸交流困境即將圖窮匕現。同時,蔡英文上任後縱使謹守「維持現狀」政策(蔡不同於扁的投機多變,她的承認中華民國現狀,當然涵括一中各表,即使不談九二共識,這個也是九二共識),習近平不會對統一施加更大壓力嗎?在經濟發展與國家尊嚴之間,蔡英文及民進黨準備好兩全之策了嗎? 媒體及學者的分析及建議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