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萬萬不要當沈默的多數

不論支持誰,不要放棄自己手中的一票。(資料照/葉信菉攝)

在台灣,很多人是沒有政黨傾向的,他們總說,因為兩個都很爛,所以我從來都不去投票,或者去了閉著眼睛隨便投。從前我也是這樣的人。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膽小的,驕矜的,不負責任的想法。

你能因為醫生技術不好就放著讓病爛嗎?

代議政治有其極限,代理成本是它根本的問題。經歷了數千年的專制統治,我們來到這個時代,並覺得代理成本的耗損是我們比較能夠承擔的。選舉之前仔細的觀察候選人,聽她所說的以及她沒說的潛台詞,選完之後勉力監督,形成一個公共論壇,督促在位者勤勉施政,是生活在代議民主體制下我們唯一能做的縮小代理成本的方法。我承認任何政治都有其不光輝的一面,但是誰容讓這種黑暗角落產生,每一個人的不關心,讓政客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孳生這些貪汙的細菌,進而汙染整個體制。

是不關心造成政治黑暗,請不要倒因為果,說因為很黑暗所以你不關心。

這些沉默的多數,政治上的清教徒,不選擇的另一個原因其實是,他們害怕被貼標籤、害怕承擔風險。每當某一黨的高層出包,另一黨的支持者就指著鼻子,把異見者奚落的灰頭土臉。(瞧瞧扁入獄的時候那些中南部的支持者幾乎是含淚過日啊)。就是這種政治上的失誤選擇,造成大家亟欲避開選擇。但選擇本身就含有風險,沒有風險就沒有選擇。而當你去投票,選擇一個立場,其實意味著你也在承擔風險。你可以選擇不承擔,但你絕對不能把你的怠惰跟懦弱當作是一個更高級的選擇,沒有人可以活在體制之外,我們都活在體制之內,誰也無法置身事外。在很爛跟沒那麼爛,你總得選一個。

民主是試誤選擇,它是可變的多數,你無須是誰的擁護者,我們說的是此時此地此情,你更願意被誰統制?在黑暗的世界裡,你是選擇沉默的一起黯淡,還是勇敢的選擇立場,即便點亮自己會引來側目,仍然願意為照亮幽暗的大環境? (相關報導: 柱下朱上 朱立倫:洪秀柱兩岸主張偏離主流民意 更多文章

*作者台大法律系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