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何謂新兵訓練

國軍首位完成女突擊兵特訓、並將於完成陸軍山寒地作戰師資班特訓的謝淑貞,結訓後就是國軍高山作戰的「巔峰戰士」。(朱明攝)

現代戰爭戰爭節奏迅速,戰場涵蓋全國,接戰面積小,有可能就是三個街道的戰爭,戰場上一方面要接戰,一方面要救護,一方面要進行戰場管制。從二戰結束後,戰爭型態從師長的戰爭,到營長的戰爭,再到班長的戰爭[A1] 。接戰正面由一個面變成數十小點構成,在這情況下,與敵接戰第一線戰鬥人員就是勝負的關鍵。國軍能否成為保家衛國的軍隊?讓我們來分析國軍平時的訓練,勾勒出未來戰場上勝負的輪廓。

一日成功嶺虎威台附近,三營三連正在進行訓練科目「三行三進」,連長因為過兩天就是合格測驗時間,讓一個連隊撒向整個山頭,正進行「操課」,操課場其中一個入伍生對著同袍說:請伍長以火力掩護我…提槍快跑前進。看似好像在操課,其實大家心裡有數,這訓練出來的士兵戰力應該不低。

 

我們可以從這個片段中看到,國軍操課內容的大概輪廓,在臺灣當過兵的人必經入伍訓練,然入伍訓練皆是40年不變,看似非常好的訓練又省時省力省經費,但是在現代的戰爭中適用嗎?我們來想想怎樣的部隊可以在「摩加迪休」打下黑鷹,讓進入戰區的美軍被圍困,友軍救援困難,戰場指揮官只能在基地看著自己的弟兄一個個的倒下。這一幕相信大家都有看過,雖然造成的原因很多,最大的因素就是「輕敵」,以為是一件簡單的任務,卻成為軍事教科書。筆者發現最大的因素,是指揮官以為戰爭節奏會跟著自己的步驟走,秉持大量的空中武力,就可以在戰場來去自如?沒錯是可以來去自如,但是重要的機動車輛,悍馬車並不會飛,所以被重重的民兵圍困,還是靠裝甲車輛進行救援才脫困。

在摩加迪休我們看到民兵,前仆後繼的有秩序的攻擊,雖然射擊精度及火力比不上正規軍隊,但是小股力量的襲擾,讓美國最精銳的三角洲部對面臨極大損失。國軍如要在現代戰爭上立於不敗,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從新兵訓練著手」。現代的兵役制度已經改為4個月,然這4個月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讓我們先來看看現在的新訓都在幹嘛。剛入伍時除了學唱軍歌外,絕大部分時間有三角歸零射擊演練、刺槍術訓練、三行三進、CPR心肺復蘇術等等。好像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把一個老百性變成一個戰士,但是花那麼多時間的訓練,真的有符合現代戰爭型態,士兵在訓練中學到的技能就可以在戰場上保命甚至殺敵。如果這些訓練在戰場上很實用,那為何大多數的戰爭影片絲毫沒有出現過呢?是不是哪裡覺得怪怪的!我們來想想似乎是哪裡有問題。

在戰場是兩軍拿出最大的實力再拼殺,絲毫沒有任何的妥協,通常是離開舒適的營區,在陌生的地方進行攻擊和防衛,上述講到三個街道的戰爭,絕對是每個士兵都會經歷的,然而是兵該怎麼學到保命及有效攻擊,這些做為我們可以從訓練中帶給每個士兵。 (相關報導: 違反武器建案程序 劍二海射飛彈測試叫停 更多文章

在美軍的入伍訓練也是讓一個國民轉變為一個士兵,是讓士兵形成戰力最根本的環節。最初的訓練分為紅、白、藍三個階段,紅段為最基本訓練第1-3周的階段:部隊介紹、基礎訓練、體能訓練、團隊合作、普通科目訓練(核生化訓練)、地圖訓練、戰地急救、白刃戰訓練、儀式訓練等等。白段進階訓練為第4-6周,主要為基本步槍射擊、野外露營、體能訓練、徒手搏擊等等。第三階段為藍段7-9周,主要有單兵戰鬥教練、單兵戰術訓練,體測,連續4天的野外訓練,包括10公里急行軍、夜戰訓練、班戰術訓練等「綜合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