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在台北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承認,國民黨的選情比較低迷,但表示,將盡最大的努力,爭取那些尚未決定的選民支持。
台灣將於2016年1月16日舉行大選,屆時將會產生新一屆的總統及立法院。不過,自今年8月以來,執政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在幾乎所有民調中獲得的支持率從未超過30%,而且最近更跌破20%。而與此同時,主要反對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民調支持率則一直維持在40%以上,遙遙領先。
國民黨要檢討
對此,身為國民黨主席的該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則歸咎說,全球化浪潮下對各國的執政黨均不利,而國民黨也不例外。此外,他還批評民進黨在中國大陸問題上製造「敵對意識型態」,使許多民眾認為,台灣現在碰到的一些困境跟中國大陸的崛起有關,而且為國民黨的競選帶來困難。但他同時也同意,國民黨也要檢討其執政上的一些作為。
他解釋說,國民黨是一個很多元的政黨,有來自於台灣很本土的,也有來自於大陸的外省的,因此彼此在意識形態上或者一些想法上有所不同的。其次,國民黨是一個百年大黨,因此也有有一個世代之間的差異。「我常常在講說,我是比較年輕的世代,可是在我們前一個世代,譬如總統馬英九跟立法院長王金平之間『馬王政爭』、前主席連戰主席跟已經離開國民黨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連宋之爭』、甚至之前李登輝前總統與黨的恩恩怨怨等,這些不同的恩怨造成累積黨內意見的分歧或不合,也是讓國民黨的很多支持者失望的」。因此,他在最後一個多月裡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希望使國民黨同仁凝聚共識、團結一致。
朱立倫還形容,這像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要讓「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
不過,當BBC中文網記者問到,不少台灣的年輕一代對於國民黨失望到已經放棄的地步。因此國民黨又如何把他們的信心搶回來的時候,朱立倫承認,要在一時半刻就把大家的信心搶回來是困難的。他認為,這些失望是來自於現在感覺到的世代之間的不公平或者是在「分配正義」上面,並稱他在今年年初接棒擔任國民黨主席後第一句話就表示,要給年輕人希望,要重建世代公平正義跟社會公平正義,包括大家關心的勞工薪資問題,還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在立法院修正了幾項法案。同時還對青年創業青年就業的環境做了一些改善。
朱立倫還形容,這像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要讓「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他說,也許現在大家對國民黨不存信心或者是有很多失望,但是他希望大家在這一次的選舉先思考一下,是不是一定要做這樣的抉擇。即便這一次大家的抉擇不選擇國民黨,但是不能夠完全放棄。
對王如玄「不近人情」
近日來,朱立倫挑選的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被指炒賣軍眷住宅而在台灣當地引發廣泛關注,而朱立倫在專訪中也對此做出了回應。他指出,這是反對黨民進黨進行的一種「負面選舉的方式」,目的是不讓公眾看到王如玄過去為婦女運動、為勞工以及弱勢群體所做出的努力,而他當初選擇王如玄作為競選搭檔也是因為王如玄以前所做的貢獻。他還堅持說,王如玄的軍宅交易,監察院的的調查報告顯示,既沒有法律問題,也沒有「明顯的道德瑕疵」。他還認為,現在用對副總統候選人的嚴格標準來檢測當時並非公職人員的王如玄,是「有點超乎人情」。
至於國民黨原本推選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為總統參選人,後來又取消其參選資格,改為「徵召」朱立倫參選的「換柱風波」,朱立倫也解釋說,本來一開始他在參選黨主席的時候就已經說得很清楚,因為他已經選了新北市長的連任,沒有辦法參選2016,所以就希望黨內的有志之士都來參與黨內的初選,但後來大家對於整個的選情非常不看好,所以開了一個全國代表大會,並決定改由他取代洪秀柱參選。他還說,對此,他必須首先要對洪秀柱表示抱歉,其次也對違反了對新北市民的承諾感到遺憾。
朱立倫還回答了BBC中文網網友提出的幾個問題,其中包括如何改革國民黨的問題。他說,從擔任黨主席的第一天就開始推行改革,包括讓年輕學者加入國民黨智庫、讓民選的公職人員出任國民黨地方黨部負責人、以及歸還有爭議的黨產等。他還強調,目前國民黨擁有的黨產僅剩下以前合法自建或自購的辦公樓,沒有一些人形容的「富可敵國」的資產。
兩岸重在合作
在2012年台灣的總統選舉當中,兩岸關係是當時很多台灣選民非常關注的的關鍵議題,而且普遍認為,國民黨有關與大陸官方保持友好關係的政策也得到了當時選民的支持,並因此成功連任。朱立倫相信,在明年1月的總統選舉中,兩岸問題不會是唯一的議題,但是仍將是其中重要的議題。
國民黨主席、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在台北接受BBC中文網主編李文的專訪。日前,海峽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的「習馬會」,又稱「馬習會」。不過,朱立倫認為,「馬習會」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他相信台灣選民民眾在這次台灣選舉中不會把它列入重要的考慮,因為民眾還是會看很多元的東西。
當被問到兩岸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朱明確表示。兩岸迫切需要做的事是合作。譬如講RCEP大陸應該是積極地歡迎台灣的加入,亞投行也要歡迎台灣的加入,一帶一路讓台灣成為重要的夥伴,另外在國際活動或是國際組織方面,譬如非政府組織、影展、體育賽事、文化交流等,大陸應該是敞開雙手歡迎台灣,台灣也是敞開雙手歡迎大陸來。
朱立倫認為,在未來這幾年當中,如果兩岸合作能夠建構的更完整,民進黨長期以來製造的兩岸敵對的印象就會逐漸的降低,而且合作意願越強,雙邊的友善或友好關係就會更為密切。
與此同時,朱立倫也承認,國民黨在過去推行兩岸政策的具體執行上還有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他提到,今年五月他去大陸訪問的時候,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晤時特別提到要強調「分配正義」,就是要確保兩岸交流能讓中小企業或一般市民獲利,而不是只是少數人享有。
他還堅持說,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是正確的,即使在此次大選中失利,也不會調整其兩岸政策。
台美夥伴關係
朱立倫在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不久就親赴美國訪問,他在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時引述美國兩任國務卿克里和希拉里表示,台灣是美國非常重要的經濟及安全夥伴。因此,他作為主要總統候選人,有責任跟美國朋友保持一個非常清楚的一個態度,就是,台灣如果國民黨繼續執政,我們在兩岸關係是堅持和平穩定的發展,而且台灣會延續與美國的經貿及安全合作夥伴關係。
朱立倫還補充說,台灣既然作為美國的一個安全夥伴,因此對自我防衛需要的一些武器,還是需要美方朋友的支持,也就是說,台灣有需要繼續向美國購買軍火,但他強調,有關武器只是用作防衛用途,而且購買武器的內容一定是與時俱進,有所不同的。
當被問到台灣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哪方面時,朱立倫並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是包括整個區域的防衛需求。他說,雖然台灣跟大陸之間的對抗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台灣還是有責任保持對於整個區域所需要的自我防衛力量。
對於一個網友問,台灣未來的發展前途,應該是由包括台灣人在內的中國人來決定呢,還是由台灣人自己來決定,朱立倫的回答是,台灣未來怎麼走,當然是由台灣人自己來努力,那如何的決定就看大家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