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為何蔡英文這次的三隻小豬乏人問津?

民進黨發起1120小豬回娘家行動。(來源:民進黨臉書官方粉絲頁)

早在九月,就有媒體質疑民進黨宣傳小豬撲滿動作積極頻繁,是否是因為接獲捐款數額成績不理想,那時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否認有這個現象,說支持者知道年底才是小豬回娘家活動,才會捐回來。但從最近一次又一次的表示競選經費短支7000萬元,透過LINE、FB等管道宣導小豬回娘家,現在連陳菊都出來開記者會歌頌小豬的力量,呼籲大家12月20號一起「送小豬回娘家」,陪他們走完最後一哩路。連陳菊都需要特地請假,大老遠從高雄上台北開記者會替小豬造勢,強調「沒有什麼比小豬匯集成的人民力量更偉大」,然後還花錢在FB大打廣告(如圖),種種跡象顯示捐款成效低於民進黨預期,並不樂觀。特別是在蔡英文爆發購地案,陷入「到底獲利1.8億還是4000萬」之爭論後,民進黨變得更像個根本不缺錢的大黨。

 

呼籲支持者12月20日帶小豬回娘家 陳菊:沒有什麼比小豬匯集成的人民力量更偉大陳菊說,民進黨在三、四十年前建黨初期都是靠熱情的支持民眾出錢、出力,我們不知道捐獻者的名字,只知道他們的熱情以及對民進黨殷切的期待。在選戰的最後,我們邀請所...

民主進步黨貼上了 2015年12月6日

民進黨會想念小豬撲滿的成果,想要複製它,是人之常情。但每一個成功的選舉造勢活動都有其背景環境在,脫離這個環境就很難複製同樣結果。當年蔡英文是處於一個可能當選,但機率略低於馬英九的狀態,支持者本就有一起努力拼,不錯後悔錯過機會的慾望。然後又發生可愛的三胞胎捐了三隻小豬撲滿給蔡英文,滿懷著滿滿的愛,卻遭到無情冷酷的國民黨監察院找麻煩,說未成年人依法不能捐款,進而激起一個「透過小豬撲滿與國民黨對嗆」、「支持我們台灣人總統」的旋風。有新鮮感,讓人有熱情與參與感。一個有難度但絕對有希望成功打敗「怪物」的任務,是能讓人熱血沸騰的,也適合於民進黨當下那種可能贏也可能不贏的緊張局勢

今年可不同了,1129已大勝,國民黨今年一路走來又出過不少問題。蔡英文被視為一定會當選,整個人「深居簡出」,每每接觸媒體都沒講什麼有梗,讓人感到熱情或拍案叫好的言論,或是不讓媒體提問,與時常新鮮熱辣修理國民黨的柯P比起來,蔡英文自然激不太起支持者熱情。再加上民進黨之前舉行過太多場一張餐券五萬元的高檔餐會,全台各縣市走透透,早已給全民「民進黨很有錢」的感覺。一邊是走到哪風光到哪的民進黨,一邊是民調超低,時常受圍剿的國民黨落水狗,陳菊講一些「民進黨最後一哩路最難走」,自然激不起多大熱情了。全世界都知道民進黨勝券在握,陳菊何必講這種自己也不信的話? (相關報導: 綠營南部全拿?陳菊:過去半世紀國民黨都是整碗捧去 更多文章

除此之外,民進黨這一次包裝小豬的方式也很有問題,如果目的是要「賣小豬撲滿」,那做得很文青風,美輪美奐就很適合。但這是要「支持者把他裝滿錢然後送回來」,捐款人的心態與其是追求捐款載體的美輪美奐,更多的是想追求一種參與感,一種犧牲奉獻,我為台灣流血流汗的自我感覺良好感。看著一個製作設計精美的小豬撲滿,你會覺得這個黨「嗷嗷待哺」,缺少資源,很想替民進黨「惜惜(請用台語發音)」嗎?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五萬餐券餐會能到處開,是因為有錢人看好了民進黨用錢投票給民進黨,在此同時,與一般老百姓的距離感自然就變大,就不那麼是一個與一般平民老百姓的政黨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