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選的正副總統政見發表會、辯論會陸續登場。媒體常形容辯論會是「激烈攻防」,某些政黨更視辯論為「逆轉勝」關鍵。其實,選民要選的是「解決問題」的人,尤其是「誠信」的人,而非口水專家。若無誠信,只想靠辯才無礙逆轉勝,必定是政治騙子。受過扁馬十六年教訓的台灣人,早已眼睛雪亮,會再相信政治騙子嗎?
政治誠信是長期累積的政治信用。高舉「新中間路線」競選的阿扁,從「四不一沒有」變「一邊一國」,信用就破產了,何況還讓民進黨弄出一個《正常國家決議文》。馬英九的「六三三」、「黃金十年」、「我們準備好了」、「完全執政,完全負責」、「九二共識」等全部破產不消說,他橫柴入灶的油電雙漲、證所稅、十二年國教、募兵制、黑箱服貿、黑箱課綱等,同樣貽患無窮,禍延下代。
而本屆朱蔡宋三位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已通過了興票案檢驗,蔡英文通過了宇昌案檢驗,朱立倫則未通過「新北市長做好做滿」、「自訂黨內規則選出洪秀柱,又違反自訂規則拉下洪秀柱」、「主張超越負面選舉,自己又大搞負面選舉」的檢驗。而從興票案、宇昌案到所謂蔡英文炒土地案,以至朱對蔡「維持現狀」的質疑及指責等,都只看到國民黨一黨在搞抹黑式負面選舉。
試問,經常搞抹黑攻擊的政黨或個人(大家不要忘了還有去年選舉柯文哲的MG149案),民眾能相信這些「慣犯」的誠信嗎?
誠然,由於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記錄,以及蔡英文不正面接受「九二共識」,迂迴代之以「維持現狀」、「求同存異」,確實有不少人疑慮蔡「維持現狀」的可靠性,以及中共是否會接受「維持現狀」。但依蔡的行事為人看,她的政策持續性及可靠性應該問題不大。
第一,「維持現狀」對大多數台灣人而言,重要性及共識遠高於「九二共識」。2007年,連戰即吿訴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楊甦棣說,雖然兩岸對話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但北京瞭解台灣多數人民要「維持現狀」。既然如連戰所說,維持現狀是多數台灣人意願,現在又是蔡英文競選主張,她敢不維持現狀、放棄台獨嗎?她並不是扁馬那種說變就變、言而無信的人,這點從她長期謹慎多慮的為人可以看出。認識她及她家的人也都知道,「循規蹈矩」「謹小慎微」是他們的基本家風。
第二,「九二共識」的精神並不是「一中各表」,而是「求同存異」。如果九二共識有基礎,「求同存異」就是基礎。蔡英文一再提「求同存異」,實際就是指遵守「九二精神」。而中共方面,只有胡錦濤對布希提過兩岸「一個中國,各自定義」,其他人包括習近平都不談「一中各表」。把「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混為一談的,是馬英九,中共並未附和。中共的「九二共識」定義一貫是「一中原則」,後來又加上「兩岸同屬一中」。 (相關報導: 總統辯論會》朱立倫:兩岸領導人見面常態化 蔡英文:優先處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 更多文章 )
第三,因為中共對九二共識的定義不同於馬的定義,必須中共默認「一中各表」,兩岸的「九二共識」才能相安無事。問題是,提出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的馬政府,在與中方交涉時,「中華民國」及「我國」從不敢提(真是愧對辜振甫),自動放棄了各表。馬習會時,馬更當著全世界記者面,公然表示「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而更早,朱立倫帶團與習近平國共會談,朱也自動附和中方的「兩岸同屬一中」定義。台方的「九二共識」自此完全消失(自我否定)。馬朱二人的「淪陷」,也是馬政府「九二共識」的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