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胡蘿蔔主要採收期是每年12月至隔年4月,每年的外銷量可達4000公噸,是台灣第三大出口蔬菜。農改場建議民眾在挑選時可以注意選擇紮實沉重、外觀端正的產品,並呼籲大家參與拔蘿蔔的活動。
每年12月至隔年4月間是台灣胡蘿蔔的主要採收期,也是品嘗國產胡蘿蔔的最佳時機,此時的胡蘿蔔直根肥大,著色良好,風味鮮甜,建議消費者把握產期,享用台灣胡蘿蔔的鮮甜滋味。
台灣第三大出口蔬菜,除了顏色鮮艷也有很高的營養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台南農改場)表示,台灣胡蘿蔔每年種植面積約有1,600公頃,除供應國內使用外,胡蘿蔔更是台灣第三大出口蔬菜,每年外銷量可達4,000公噸,主要銷往香港、日本及新加坡。胡蘿蔔色澤鮮豔,風味清甜,富含β-胡蘿蔔素,可由人體生成維生素A;若換算每100公克維生素A含量,可達年輕女性建議每日攝取量的41.4倍,是豬肝的1.7倍、菠菜的3.3倍,可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維持視力及保護皮膚與黏膜健康等多種益處,此外,胡蘿蔔不僅可以生吃、煮湯、炒菜、生菜沙拉,還可以製成果汁等多種食用方式。
蘿蔔可以這樣看!教你如何挑選和儲存
台南農改場建議,選購胡蘿蔔時應挑選紮實沉重、外觀端正之產品,隨著冷鏈貯藏技術進步,胡蘿蔔置於專業冷藏庫中,可貯藏長達半年之久,請消費者購買後儘早食用外,也可以切丁存放於冷凍庫,方便隨時取用。
台南農改場表示,現在正是台灣胡蘿蔔的盛產期,大家可以留意產地相關的體驗活動,感受拔蘿蔔的趣味,也歡迎多多購買,支持臺灣農民的辛勤付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一起體驗拔蘿蔔的樂趣!該如何挑選出好蘿蔔?) (相關報導: 別只會炒蛋、煮咖哩!紅蘿蔔怎麼料理才好吃?內行教1銷魂食譜:超甜又沒土味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