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日號的成功,讓臺鐵局的新美學成為顯學,改裝大成功,那「將復古進行到底」的藍皮解憂號呢?2020年底正式停駛的藍皮普快列車,經過10個月的整新復舊工程,轉型為「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
為什麼會停駛?因為車子太特別。沒有冷氣只有電扇,亞洲僅剩台灣還有這款列車。「乘客」不來,承接藍皮解憂號的我們,改找「旅客」。
能夠開窗賞景的藍皮解憂號,讓遊客與美景間無距離。(圖/時報出版)
站站皆停的普快車,曾是南迴重要的通勤工具,花了一年時間,公司團隊尋訪在地文史工作者,訓練一批深諳在地文化又會說故事的導遊。3個小時的遊程,導遊在每一站都能「爆料」,有別於現代鐵路全封閉的車廂,穿梭隧道,山林海天與黑暗交錯閃現,火車車輪在鐵軌上滾動時轟隆的響聲,略帶刺鼻的柴油氣息,提醒我們過去開鑿山洞的歲月有多麼不易。
我們在車上準備了150台分享器,希望優化旅客體驗的完美性,導覽老師輕聲解說,透過解說分享器從耳機裡傳來的介紹,讓大家對當年開拓南迴鐵路的先人充滿敬意,也對沿途小站充滿好奇。如果想要放空,不受干擾地享受美景,只需取下耳機,世界只屬於你和窗景。
作家劉克襄曾以「解憂」形容搭乘感覺,再加上車廂重新塗裝成復古「浪漫藍」,取名「藍皮解憂號」,既有懷古之意,又賦予觀光列車「忘憂」的期許。從傳承來看,藍皮解憂號可說是臺鐵的「行動博物館」,展現臺鐵昔日精湛的列車打造工藝。把當年的故事,一點一點留在旅客心裡。
藍皮、懷舊風
以柴電機車頭牽引,悠閒慢速,沒有空調卻可以開窗吹海風。充滿懷舊風的綠色座椅、經過隧道時略顯昏暗的燈光……,專程來搭藍皮解憂號體驗復古氛圍的旅客不在少數。老一輩帶著兒女來分享當年故事,創造新的旅遊記憶。對臺鐵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列車修復紀念,也是一次成功的創新,只要有良好的規劃遊程搭配,通勤載具也能變身觀光列車。老車甚至更容易吸引國際觀光客,來感受當年風采。2023年6月,《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上映,帶我們重溫那一段過往。
修舊未必比創新容易,藍皮普快車使用的電風扇早已停產,臺鐵非常用心的將舊型電風扇重新整理修復。內裝牆板、天花板顏色及日光燈燈罩,盡可能復原成當時樣貌。車上也有隱藏版的新物件,像是車內日光燈全數改為LED日光燈管、已經損毀的長條座椅需重新製作;車窗玻璃、窗玻璃邊框及窗檯依原樣全數更新,其他結構如懸吊系統拆解檢查、車體骨架焊補、電氣線路更新等,保障行車安全是第一優先。
藍皮解憂號的「老物件」,在臺鐵引進新車之後,都成為懷舊的寶藏。(圖/時報出版)
除了列車本身的改造,沿途車站的變化,也是臺鐵美學重新塑造與整理的重點。
藍皮意象館
為了紓解一車次百餘人的大量聚集,公司團隊在枋寮站附近打造了「藍皮意象館」,作為藍皮解憂號報到處與活動策展場域。
藍皮意象館前身是過去臺鐵南迴鐵路員工閒置宿舍,現在煥然一新,變成「南台灣打卡熱點」。老房子賦予新靈魂,更有了全新使命。門前招牌白底藍字的「下一站解憂」,既點出讓遊客報到後搭乘藍皮解憂號的功能,也是邀請旅客來一趟解憂之旅。
館內有靈活策展空間,介紹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的過去與未來。入口處設置的大型火車頭造型LED燈,讓旅客一到訪就可以感受到藍皮解憂號的完整意象。
藍皮意象館提供周邊商品與策展解說,既是報到處,也是導覽站,藍皮意象館首展時,展出藍皮解憂號的前世今生。(圖/時報出版)
台灣海岸線的最美微笑
南迴鐵路沿線,是全台橋梁、山洞最多的路段,藍皮解憂號從枋寮出發,繞過台灣南端,形成微笑弧線直抵台東,沿途可以欣賞台灣海峽與太平洋的絕美海景,被譽為是全台最美的軌道風光。走過的特色站點包括有最美車站稱號的「多良站」、最南端的車站「枋山站」、最大的小站「加祿站」、隱藏版的祕境「枋野站」等。
從枋寮到台東的南迴鐵道路線,經過多次修改調整,也是環島鐵道最後才完成的一段路線,和最晚達成電氣化的路段。找出不一樣的亮點,藍皮解憂號行經這些站點時,就能透過導覽解說或腳踏實地的感受,重新喚起對小站故事的印象。
內獅到枋山的路段,最能感受「凌空觀海」的美景,從枋山穿往中央山脈時,能窺見一覽山林溪流之美。全台第二長的「中央隧道」多達18個大小隧道,車輛在大海和山洞間不斷閃現。尤其在大武出金崙隧道後,窗景重現絕美海景,能欣賞到海天一線的遼闊天地……。這些南迴鐵道獨有的景致,為藍皮解憂號體驗再加分。
為什麼藍皮解憂號能夠獲得德國iF服務體驗設計獎?如果你搭過刻意為你在南台灣最美海岸線慢下來,以時速10公里的速度緩速前進,只為讓你多一點時間,靜靜欣賞車窗外海岸線美麗的浪花向你緩緩迎來,或許你也能感受到我們的用心。我們還透過策展,安排許多車上的活動,讓旅客可以在遊程中感受在地氛圍,像是月琴談唱等。
藍皮解憂號上的月琴表演,每一季邀請不同的演奏家參與。(圖/時報出版)
更加分的是從藍皮解憂號下車後的延續行程。以金崙站為例,我們特別安排停留70分鐘,來趟部落小旅行。走出金崙車站即是靜謐的排灣族小村落─金崙部落(卡拿崙,Kanadun)。可逛逛創意市集,採買溫泉小農販售農特產品。車站的左邊是「台東最美隧道」金崙隧道,只要穿過隧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海。部落導覽老師穿著傳統服飾,帶領大家走讀金崙,介紹在地生活與信仰,探訪聖若瑟天主堂、創意市集,再到海邊欣賞美景。
在南迴鐵路沿線,停在金崙站的導覽活動,邀請當地耆老講述故事、逛市集,推動在地經濟增長。(圖/時報出版)
藍皮解憂號的旅行,實踐以友善的方式愛護生態環境,感受在地生態多樣性,減少對生態影響,以行動支持旅遊目的地的社會文化保存及地方經濟,例如金崙社區透過社區導覽,認識並尊重地方傳統及文化,並以吃在地、用在地、享受在地服務,幫助當地地區發展,形成善的循環,這是我們想做的循環旅遊,永續樂活。
行走南迴美景的藍皮解憂號,推出後已有超過10萬人次搭乘。(圖/時報出版)
作者介紹:黃信川
現任雄獅旅遊集團董事總經理(上市公司股票2731)。1984年由廣告人轉觀光旅遊人,有近40年的旅遊規劃、產品設計及跨域整合行銷經驗,資歷豐富。秉持以人為本的服務創新,引領團隊推動台灣樂齡旅遊、軌道經濟、森林療癒和綠色旅遊,是觀光產業永續旅遊的先行者,積極推動產業升級,現為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理事長、台灣鐵道觀光協會及台灣軌道經濟協會理事,應邀於台灣農業休閒發展協會、中華民國觀光工廠全國促進會及大東北角觀光圈擔任顧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樂活休閒EMBA擔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