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第一場選舉,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剩下不到72小時的時間,被外媒視為今年最重要的選舉之一。不過近年因兩岸關係緊張,不斷傳出「中國介選」的消息,尤其昨(9)日中國發射衛星飛越南部領空,更觸動了台灣的國家級警報,讓不少人非常緊張,究竟這次大選中國介入真的有這麼嚴重?還是綠營政府介選比較嚴重呢?今日新聞頭條《風傳媒》帶你一文看懂。
國家級警報一發出,首當其衝的就是蔡英文政府,他們被質疑利用國家機器介選。有國安人士解釋,這一次,軍方真的是好心,而且反應機敏,錯就錯在,「英文」不夠好。不過,軍方記者會的解釋,與總統府在17時前收到的情資一樣,為何讓蔡政府為「介選」背鍋了6個鐘頭?...(點我閱讀全文)
台灣總統及立委大選倒數4天,中國商務部9日晚間公布,陸方自2024年元旦起已取消ECFA早收清單12項石化產品優惠關稅,但民進黨當局至今未採取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陸方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陸方此番操作是否會影響台灣選情...(點我閱讀全文)
每逢台灣選舉,中國威脅、台海和平以及被戲稱為「芒果乾」的亡國感,都成為選民投票意向的重要考量。如何理解中國問題對台灣選舉的影響呢?來自美國、研究台灣政治逾30年的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鮑彤認為,中國因素雖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議題,但解釋它時不能僅簡化為統獨問題...(點我閱讀全文)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和副手蕭美琴舉行選前國際記者會,被詢問有關兩岸議題和中國介選,賴清德重申中華民國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另行宣布獨立的必要,並表示若自己當選,那麼中國就有機會檢討對台政策,他的當選有助於在印太創造新局面;而這次中國介選最嚴重,對岸也明顯運用「戰爭與和平」論述,企圖透過對民主選舉的影響建立親中政權...(點我閱讀全文)
國防部9日下午發布國家警報,指中共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非預警飛越我本島南部上空,高度位於大氣層外,但卻因為英文版簡訊寫「missile」(飛彈),引發全台恐慌。國防部立刻致歉稱用字不精準,卻讓外界質疑2022年8月中共軍演時,飛彈飛過台灣沒有發布警報,現在衛星飛過卻發警報。對於發布標準及權責,國防部回應了...(點我閱讀全文)
這十幾年來,「中國介選」已然成為民進黨每逢中央與地方選舉時必定會拿出來用的選舉口號與武器。作者認為,「中國介選」從頭開始就是一個假議題...(點我閱讀全文) (相關報導: 無印良品越開越大間「售價都沒變」,為何不怕虧錢?專家曝3大商業秘辛:其實很划算 | 更多文章 )
什麼情況會發布國家級警報?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料,災防告警系統分為「國家級警報」、「緊急警報」、「警訊通知」3種等級,但一般都通稱為國家級警報,且國家級警報是採用細胞廣播系統,約4到10秒就可讓民眾收到訊息,也不會因網路速度快慢受到影響,共有23種警訊會發布國家級警報...(點我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