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碩觀點:賴清德台灣獨立路線之圖窮匕見

葛來儀11月30日與一位美國國務院前任高級顧問及一位現任顧問聯名在外國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直接點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並建議他考慮在當選凍結1991年的台獨黨綱,(資料照,陳昱凱攝)

向來對台灣及民進黨十分友善的葛來儀,11月30日與一位美國國務院前任高級顧問及一位現任顧問聯名在外國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以下簡稱葛文),說明了美國政府在威懾北京以武力完成統一的成敗,一面取得於美方和台灣軍力與解放軍的對比,一方面也取決美國政府本身及台海兩岸是否提供彼此足夠而可信的保證,以避免台海爆發戰爭進而引爆各國參戰的危機。

葛文直接點名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並直接建議他考慮在當選凍結1991年的台獨黨綱,而方法則是參考2014年為了協助蔡英文再次挑戰總統大位,而由柯建銘起頭、陳昭南等人提出凍結台獨黨綱案模式,因為此一模式其實不具約束力而且仍可在必要時「解凍」。主要是考慮到美國對解放軍攻台的威懾政策不能僅僅建立在軍事力量的威脅上,也必須提供解放軍不攻台,北京仍有台灣與和平統一的機會,而且此一機會還必須是可信的保證。

葛文的分析與倡議在美國已經進入總統大選的氛圍中,固然並不「政治正確」,而出版時間距離台灣的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不到50天,並令人聯想到是否一定程度反映美國政府部分和北京在「溝通」如何「控管」幾乎已經篤定當選的賴清德,以免他成為美中關係的「灰犀牛」。

再考慮到拜習會中,習近平直接在拜登面前表達了美國應將不支持台獨的聲明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並宣示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會中,習近平固然對是否有攻台時間表一事四兩撥千金,但也沒有完全排除和平以外的方式來實現中國的統一。而且葛文發表後,美國最高將領,參謀聯席會主席布朗在12月2日的雷根國防論壇中也被動對一項針對全美的民調表示意見,這項民調有51%受訪者認為美國最大的威脅是中國,而有74%的受訪者這認為美中兩國5年內會爆發軍事衝突。他的回應是美國軍隊已經為一切情況做好準備,但同時努力避免衝突發生。他還強調展現軍事力量是為了實現和平,並在回應福斯電視台訪問時美軍是否準備好應對中國以軍事或非軍事方式攻占台灣時,他再度強調威懾之重要性的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避免發生衝突。

葛文中最令台灣政壇難堪而避談的一段文字是「台灣必須讓北京領導人們相信和平統一的機會仍是可能的。(Taiwan must allow leaders in Beijing to believe that peaceful unification remains possible.)」,也因此,台灣新聞媒體對這一段文字大多避而不談。但是,葛文不僅大費周章地引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謝林的理論隔空指導美中台三方,還用文章的副標直指美國「必須」讓中國解除疑慮,而不能僅有威脅。顯然是葛文作者們與其背後的當局判斷美中博弈的局勢已經緊張到一定的程度,不得不直搗黃龍,出手公開隔空調停台海兩岸,以免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引發了好不容易稍稍有點緩和希望的美中軍事危機。 (相關報導: 風評:政風變「東廠」─以查賄之名行政治監控之實 更多文章

那麼賴清德到底是哪裡惹到了美國?才動用葛來儀這位親臺親綠的中國政策權威出手壓制呢?我判斷主要就是賴清德對美國反復而公開的不守信用。今年7月27日,賴清德在總統府接受彭博社錄影訪問時,對於當選後是否會宣布台灣獨立的提問,承諾沒有正式獨立(法律上獨立)的路線圖,只堅持台灣的國號雖是中華民國不會更改,是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且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隸屬於中華民國。這一段錄影訪問在8月15日才正式發布,並非尋常,可合理猜測是經過一番複雜的政治交涉。但賴清德原本對美國的承諾,卻從今年初開始的一連串的鋪陳而逐步毀棄,把一條經由解釋法律與憲法來宣告法理台獨的路線提早圖窮匕見,或許擾動了北京與華盛頓,成為卡住了拜習會後中美恢復軍事交流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