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完全沒有民主派的香港選舉! 北京稱「有效防範反中亂港分子」,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史上最低」

2023年12月10日,香港舉行區議會選舉。(美聯社)

香港首次經整頓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結束,官方公布投票率為27.54%,是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以至於移交前英屬香港1982年首屆區議會選舉以來最低。

經整頓後的選舉中,只有20%議席透過地方直選產生。中國香港特區選舉事務處星期一(12月11日)清晨公布,在433萬登記選民中,有119.3萬多名選民參加投票。

星期天(10日)的投票因電子選民登記冊發生系統故障,當局稱改以人手核發選票,因此延長投票時間至香港時間星期一00:00(星期天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6:00)結束,但中國香港特首李家超稱「整個選舉都很成功」。

由於新制度下參選人必須先得到特首委任的地區組織委員提名,並通過有國安部門參與的資格審查,傳統民主派在投票前已被全數排除在外。中國國務院港澳辦稱新制度「有效防範反中亂港分子進入區議會,徹底終結反中亂港分子及其背後美西方等外部勢力通過選舉路徑奪取特區管治權的圖謀」。

新一屆區議會470名議員將於2024年元旦日就職。扣除新界各區27名當然議員後,星期天的投票選出20%地方直選議席和40%特首委任地方組織委員互選議席,餘下40%將是由特首直接任命的委任議員。

同時被中國香港特區國安警察與廉政公署通緝、曾任立法會議員和中西區區議會議員的流亡民主派活動人士許智峯接受BBC電視新聞台連線採訪時稱,低投票率反映多數選民認為參與投票已毫無意義。

「他們不認為這是真實的選舉,把這稱為『恥辱的選舉』,這場選舉反映著香港的民主水平已跌至歷史最低點。」

「人們對沒有選擇感到憤怒,對支持民主的聲音被徹底打壓感到憤怒……這充其量只是北京在自己人當中做挑選,並不代表人民的選擇。」

選舉結果顯示,264個透過投票產生的議席中,建制派第一大黨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取得109席,建制派第一大工會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得29席,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領導的新民黨得15席。但各黨派勢力優次仍須視乎委任議席分配結果。

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聲明對香港新當選區議員提出了五項要求:

#在善於全面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上下功夫#在善於破解矛盾和問題上下功夫#在善於為民眾辦實事上下功夫#在善於團結方方面面力量上下功夫#在善於履職盡責上下功夫

港澳辦稱:「我們誠摯祝願香港特區新一屆區議會運作順利,在特區政府的領導下共同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的步伐越走越穩、越走越快。」

調查系統故障

星期天的投票原定從香港時間08:30開始,至22:30結束。但至晚間,賴以核發選票的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一些投票站宣佈暫停運作。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陸啟康星期天晚間表示,當局發現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在19:42出現故障,但暫無證據顯示系統遭受網路攻擊。 (相關報導: 核電真是氣候變遷救星嗎?全球核電廠可望大幅增加,核廢料難題是否有解 更多文章

星期一早晨點票全部結束後,陸啟康法官再次會見媒體記者。他說:「這個選舉出了些事故,希望各位不要忽略今次選舉許多(公務員)同事的努力成果。」說時語帶哽咽,在其身旁的其他官員拍肩安慰。